什么是“moralaj sciencoj”?


《世界语汉语词典》词典在789页上把“la moralaj sciencoj”译为“伦理学”,又是一个没有依据的望文生义的错译。

什么是“伦理学”?按《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定义,“伦理学”是指“关于道德的起源、发展,人的行为准则和人与人之间的义务的学说”。“伦理学”也称“道德哲学”、“道德科学”。19世纪末,中国的一些启蒙思想家借用日本的译法,把英文ethics译作伦理学,成为这一学科的名称。在中国古代,曾产生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各派伦理学说。在西方,则有快乐主义、禁欲主义、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伦理学说。这些学说都离开社会经济基础去考察道德现象。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使伦理学成为一门科学,即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简单地说,“伦理学”就是研究道德现象、揭示道德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伦理学”在世界语中译作“etiko”。请看《世界语插图大词典》(PIV)给“etiko”所下的定义:etiko – Scienco pro la moralo. 看了这个定义,朋友们就可以明白当初《世界语汉语词典》的编者之所以把“la moralaj sciencoj”误译为“伦理学”,是因为词典编者错误地理解了“la moralaj sciencoj”中的“morala”一词。实际上,这里的“morala”与“道德”无关。

世界语中的形容词“morala”有三个义项:1. 有关伦理道德的 2. 合乎道德的,有道德的 3. 精神上的(即rilata al la menso, malo de fizika aŭ materiala)。这第三义项与“物质的”相对。《世界语汉语词典》中的“la moralaj sciencoj”是在“scienco”词条第二义项下作为例词与“la naturaj sciencoj”同时对举时出现的。这就意思着,前者是指研究的是人的精神现象的各门科学,即“精神科学”,后者研究的是自然界中的现象,即“自然科学”。在西方,所谓精神科学,通常是指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逻辑学、美学等学科,并非只指“伦理学”,因而“la moralaj sciencoj”必须用复数形式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