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识你的牙齿吗?

Ĉu vi konas viajn dentojn?


人类的口中总共有三十二颗形状各异的牙齿,每种形状都是为了适应不同的需要而长成的。
在前方的八颗牙齿中(四颗在上,四颗在下)是宽宽的,并逐渐变薄形成凿子那样的供切割用的边。这就是“incizivo”(门齿,门牙)。这个词中的“in -”是来自拉丁语的前缀,有“进入”的意思;后面的部分在拉丁语中有“切割”的含义。它们的功能是切断食物,所以在世界语中它们又可称作 “tranĉdento”(切牙)。在汉语口语中,“门牙”也叫“板牙”。
门齿旁边总共有四颗圆锥形的牙齿,每边上下各一个。它们是用来撕裂,而不是用来咬断食物的,对于食肉动物特别有用。例如狗的这四颗牙就很突出。由于这个缘故,有时就把这四颗牙称为“犬牙”或“犬齿”。在世界语中这四颗牙称作“kanino”。这其实是一回事,因为“kanino”一词源自拉丁语中的“caninus”,意思是“狗的”。由于“犬齿”与“楔子”的形状相似,所以在世界语也被称作“kojnodento”(在汉语中俗称“尖牙”)。“上犬齿”(supra kanino)在世界语中称作“okuldento”。
后部的十二颗牙齿(每边上下各三颗)具有不规则的水平表面,食物就在其间被磨碎(mueli)。由于这个原因,我们有时把它们称作“molaro”或“mueldento”,前者源自拉丁词“mola”(意为“磨石”),后者是用世界语的词根“muel-”和“dento”构成的合成词。在汉语中它们被称作“磨牙”或“臼齿”,俗称“槽牙”。最后面的磨牙也是最后才长成的牙,通常在 18—22岁之间长出,这个年龄段的人有了全面的智慧,所以称作“智齿”,世界语和汉语叫法一致,叫做“saĝodento”。
在犬齿和臼齿之间有八颗具有两个锥状尖头的牙齿(每边上下各两颗),叫做“前磨牙”或“前臼齿”,世界语称作“premolaro” 或“antaŭmolaro”。前一种词形中的前缀“pre-”来自拉丁语,相当于世界语中的前缀“antaŭ-”。
在世界语中“premolaroj”和“molaroj”(前磨牙和磨牙)可以合称为“vangodentoj”(颊牙,后牙)。
婴儿时期长出的牙称作“乳牙”,世界语也一样,叫做“laktodento”。
最后说一下,世界语中表达“牙齿”的词“dento”源自拉丁语“dens”(所有格为dentis)。由词根“dent-”可以构成许多派生词和合成词。
这里顺便纠正一个错误:
2000 年出版的《世界语汉语新词典》在231页上把antaŭmolaro译为“门牙”是错误的,而原来的《世界语汉语词典》把它译为“前臼齿”倒是正确的。上面说到,所谓“前臼齿”(antaŭmolaro 或premolaro),就是在“臼齿”(molaro 或 mueldento)前面、“犬齿”(kanino 或 kojnodento)后面的牙齿。犬齿的前面才是“门齿”或“门牙”,也就是切齿(incizivo 或tranĉdento)。因此,把antaŭmolaro 译为“门齿”是错误的。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