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古存华:一生痴迷世界语育人著书
007年07月20日 09:38:01 来源: 重庆晚报
逝者 古存华
籍贯 四川资中县
终年 六十七岁
一年前,母亲徐克麒因肾衰竭去世;2007年6月23日,父亲古存华又因患肺癌晚期去世。作为独生女儿的古祯,沉浸在深深的哀痛之中。昨日,古祯接到父亲两个外地朋友关切的电话,她告诉他们:父母的墓地选在龙居山陵园,年内,将遵循父母的遗愿进行合葬。
父亲的朋友很多,去世后收到全国各地近百封唁电,这是古祯没想到的。在整理父亲几千册书籍遗物时,她发现了一本巴金的《随想录》,打开扉页,里面竟有巴金老人的亲笔签名——那是1984年的暑假,古祯9岁,上小学二年级,父亲说要带她去上海见一个大作家。“我那时太小,不知道巴金是谁,跟着一群叔叔阿姨坐轮船去了上海。当时我和妈妈在一起,印象中没见到巴金。”
袁爱林是重庆世界语协会现任理事长,谈到1984年的上海之行仍记忆深刻。“巴金是中国世界语协会的名誉会长,当时重庆世界语协会创立不久,作为协会秘书长的古存华先生积极争取,在病中的巴金老人答应会见重庆的世界语爱好者。”袁爱林说,7位协会会员与巴老攀谈了半个多小时。最后,巴金高兴地拿出他刚出版的《随想录》,亲笔签名后,每人赠送一本。
古存华是重庆五十中学的英语教师,上世纪60年代开始自学世界语。古祯记忆中,父亲有三件宝:书籍、录放机、自行车。书籍是他从全国各地买的世界语教材;录放机用来练听力;自行车是广交朋友的交通工具。
“当时枇杷山公园有个世界语角,每个周末,父亲都去那里与朋友交流学世界语的心得。被他带动,后来妈妈也参加了学习。”
重庆直辖后,古存华的自行车换成摩托车——涪陵区、长寿区、永川区、江津区……他的足迹越来越远。“父亲从检查出肺癌晚期到去世,只有48天,之前他还骑着摩托到学校讲课。他烟瘾很大,每天要抽一两包,我和妈妈劝了他几十年都没戒掉。”古祯说。
四川外语学院教授魏以达回忆,他学世界语最先是拜古存华先生为师。“古先生执著正直,他不仅教学生,还编著了很多世界语教材及报刊,他用一生的追求为我们树立了为人做事的表率。”
记者 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