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南国的“梦想家”
——访陈原同志
石成泰
春节过后,来到北京,受广东世界语协会的委托,要去拜访陈原同志。谭秀珠同志说陈原同志正处于一个新的创作高潮:每日在电脑前"敲"出一篇篇优美的散文。我怕打扰这位正受缪斯垂青的作家,就拿起电话,致以问候。陈原同志爽快地邀我于那个周三的上午,到商务印书馆他的办公室,也就是他在近年文集中(如《记胡愈之》),戏称的(上书房)“行走府”去见他。
走进他那间办公室,只见书橱里摆满了书,那个大办公桌上也堆满书,顺便一看,大多是商务近年出的新书。在被书堆包围的沙发椅上坐下,我就向陈原同志讲,广东世协的机关刊物《绿穗》最近一期已刊载完了他写的回忆录《六十年重温“世界”》一文。我把这期刊物交给他,他很高兴。我告诉他,广东世协准备把这篇回忆录出版一本小册子,做为《绿穗》丛书的第一本,陈原同志表示同意,并愿意提供他和余获同志的合景照片。他关切地问及广东世运的现状,我如实以告,并转达了董世扬理事长等广东同志对他的问候。
由他的回忆录,谈到广东世运,他深情地回顾三十年代在广州以世界语为武器,投入火热的抗日斗争的往事。我们谈及了《世界》杂志,更多地是谈到他在广州编辑出版的世界语刊物《走向新阶段》,《正义》等等。正如他自己在一篇写叶籁士同志的文章中所说,平常,只要提及世界语,他的眼睛就放射出一种喜悦的、充满希望的光芒,正所谓‘容光焕发’。他肯定了广东、广州世协近年的工作,并乐观的展望,有着光荣传统的广东世运,一定会克服困难,做出更多的成绩。他特别强调,中国世界语者,有一种执着的奉献精神,这是好传统,搞世运就少不了这种奉献精神!对我国近年世运的现状,陈原同志了如指掌,但他认为,今天的条件比起三十、四十年代不知要好多少倍,那个年代的世界语者就是凭对人类大同理想的执着追求和为世运而无私奉献的精神奋斗不息,取得值得骄傲的成绩,那么在新时期的今日中国,世运的火炬一定会燃得更旺。
我们也谈到了七十一届国际世界语大会的成功和一些鲜为人知的幕后工作,谈到了近年世界语文化建设的工作。他特别强调中国世界语出版社去年出版的《红楼梦》、《聊斋选》世译本,是中国世运的新成就。倾心的交谈,全不知时间的飞逝,中午时分我才告别而去。
下周三我又如邀到“行走府”去见他,这次同去的有中国报道社青年编辑王汉平同志,进屋之后,发现一位年纪不轻的女同志在座,陈原同志介绍说,是老生活书店时一起工作过的,现已离休的老同志来看望他。话题又一下子转到了世界语工作上,陈原同志说,一定要把中国世运的优良传统一代一代传下去,未来的希望就寄托在王汉平这一代年青人的身上!这位年青的同志频频点头。这次陈原同志特地为广东世协复印了几份三十年代他在广州编辑出版的世界语刊物样品页,交给了我。我郑重地带回来,转给广东世协。告别时,他让我向广东世界语者转达他的问候与祝愿。
陈原同志说世界语事业是一个绿色的梦,“这梦,恐怕还得在好几代人中继续下去。”而陈原同志自己,正如他深情地回忆过的胡俞之,叶籁士同志一样,也是一位承前启后的“梦想家”。我们大家不要觉得这“梦想”太不实际,为了中国世运的兴旺,我们仍在做着这个绿色的梦,是的,“没有梦就没有新的世界。”
注:①、②、③:陈原:夏夜的梦幻,《读书》,一九九四年八月号,49页
(原载《绿穗》1996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