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语学习  

世界语学研究


 

新千年的语言问题

李士俊

语言文化面面观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思维和表达思想的手段,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信息载体。人类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共同的语言又常是民族的特征。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语言既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小说、诗歌、戏剧、相声、曲艺等等离开语言便无法存在。没有语言人类怎能进行教育和科学研究?对于人类的文明,语言像空气和水对于人的生命一样重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兄弟民族,各自有自己的语言,我们的语言文化真是绚丽多彩。侯宝林大师说过一些关于中国语言的相声。其中有一段是关于苏州话的。他说,苏州话听起来象唱歌,并且举了一段母子对话:

母亲:Do le.

儿子:So do le.

母亲:Mi so si do le.

儿子:So mi so si do le.

母亲:Le mi so si do le.

儿子:Fa do le.

母亲:Le do! Le do!

翻译成普通话,这段对话的意思是:

母亲:拿来。

儿子:拿什么?

母亲:拿棉线来。

儿子:拿什么棉线?

母亲:蓝棉线。

儿子:我不拿。

母亲:懒惰!懒惰!

 

苏州话柔和悦耳,可是北方人听不懂。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有多种语言。非洲的客卖隆有多达几百种的语言。《当代社会语言学》一书的作者说“现在找到一个纯粹的单语国家很困难。 德国和法国表面上看起来是单语国家,实际上这些国家还有其他语言,只不过用的人数较少。美国也不是单语国家,并不是所有美国人都讲英语。根据1972年语言学家费希曼{Fishman}调查, 美国人讲23种语言,讲荷兰语、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乌克兰语、希腊语和西班牙语的人口在增加,而说西班牙语的增加最快。

 

产生在不同地域、不同的人类群体和不同的历史时期的语言,给人类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然而语言的分歧又对人类的交际产生了极大的不便.

法国大作家伏尔泰(1694-1778)说:语言的分歧是人类最大的不幸。

我国使用汉语的占人口的绝大多数。然而汉语的方言很多,北京人听不懂上海话、宁波话、广东话。为了减少语言障碍,我国在解放后大力推行普通话,收到了很大的效果。可是生活在北京的上海人在家里或者上海人之间仍然讲上海话,宁波人在家里或宁波人之间仍然讲宁波话。讲家乡话大家觉得更亲切。北京人把随意的闲谈,叫聊天,山东人叫“拉呱”,辽宁人叫“唠嗑”,四川人叫“摆龙门阵“。住在像北京这样大都市的人,经见得多了,自然也就学会了一些方言。你说这是丰富了语言知识呢,还是增加了语言的累赘呢?甚至有些写文章的人也不得不在小说里、剧本里掺杂一些方言土语,以增加作品的生活气息。现在还有电视片使用四川、广东等地的方言,这又是一种语言文化景观。

 

我们再看看少数民族语言,问题就更加复杂。

我国宪法对于各民族的语言在总纲第三条里做了如下的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我国政府,为了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还在许多地区设立了民族中学、民族学院。在北京,不仅有民族大学,还有藏族中学。这是否就能够实现各族语言的平等,保证少数民族语言的生存和发展呢?

 

50年代在辽宁省开原县城有三所中学。其中有一所用朝鲜语教学的朝鲜中学,校舍是新的,教学设备都比其他两所汉语中学好。可是有些朝鲜族学生就是不愿意上朝鲜中学,而宁愿在汉语中学读书,因为将来升学就业都比朝鲜中学学生的机会好。

 

美国、瑞典、葡萄牙也是只用一种语言为国语。小语种的公民明显处于劣势。大语种的公民在受教育、就业等方方面都可以得到优惠。但是,小语种的公民并不觉得自己是语言歧视的受害者,因为他们还占不到总人口的20%

 

比利时、斯里兰卡和加拿大等使用多语的国家,则遇到了麻烦。

1831年比利时独立的时候,宪法规定法语为国语,法律、法庭、中高等教育、军队, 都使用法语。可是允许个人自由使用自己的语言。佛兰芒人则必须把法语讲得和母语一样好,才能参与国家生活。1840年佛兰芒人万人联名请求地方政府在法院和政府使用佛兰芒语,但是没有引起重视。20世纪六十年代,佛兰芒人奋起要求其语言与法语平等,结果划定了法语和佛兰芒语的分界线,实行了区域自治,才使得比利时得以继续作为一个统一国家存在。

 

1947年斯里兰卡独立。她主要是由僧伽罗和泰米尔两个民族组成的。僧伽罗人两倍于泰米尔人。独立后,僧伽罗人依仗人口优势取得了经济、文化的霸权。1956年颁布法律,把僧伽罗语定为国语。后来更以法律规定,在东北部的泰米尔人居住区的法规、公务人员、教育等等都必须用僧伽罗语。语言问题成了斯里兰卡内战的主要原因。虽然1966年泰米尔人的叛乱迫使多数派制定了法律,保护泰米尔人的语言,但是大祸已经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现在僧伽罗语、泰米尔语和英语同为斯里兰卡的国语。斯里兰卡的例子说明,将大民族的语言强加在小语种社团会产生怎样的恶果。

 

1763年法国把加拿大的主权让给了美国以后,加拿大讲英语的人占大多数,有一种反对法语的倾向,自然引起了讲法语的人的不满和反对。1960年代魁北克省要求独立,危及加拿大的统一。

 

在克伦威尔时代,英国人用英语统治爱尔兰。19世纪末爱尔兰人的绝大多数能够讲英语。可是取消爱尔兰语的结果导致了分裂。爱尔兰造反派用了语言作为号召的工具,1922年爱尔兰宣布独立,当时只有5%的人讲本民族的盖尔语。爱尔兰宪法规定盖尔语为爱尔兰第一语言。政府花了很大力气恢复盖尔语。

 

印度以印地语和英语为国语,其他语言同时也用。西班牙的新宪法规定巴斯克语和加泰隆语都有地区用语的合法地位。尼日利亚和印度过去都是殖民地,但是印度的11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数世纪的文学传统,而尼日利亚的语言则没有一种用于文学的语言,结果采用了英语为国语。

 

以上我们谈了一些国家的语言问题,说明语言问题是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因为语言和民族是密切相连的。没有了语言,民族的存在也就成了问题。所以往往因为语言问题而导致民族纠纷,甚至产生内战。只有消除语言的不平等才能得到民族之间的和平相处。我国的语言政策采取了明智的抉择,在宪法里明文规定,维护各个民族的语言,也就是维护民族语的生存和发展,维护文化的多样性。这样就使得56个兄弟民族能够和睦相处。

 

可是多种语言并存,就给民间交际造成麻烦。在一个主权国家是这样,在国际交际中更是这样。不论联合国,不论欧共体,单是为了解决会议的多语翻译问题,每年就要支付亿万美元的花销。

 

国际会议的翻译,要雇用高级翻译人才,不仅耗费巨大,而且效率也有问题。一位中国翻译介绍他在联大担任同声翻译的经验的文章里说:有一次联大举行提案表决。因为有句话他不知怎样翻译的好,正在思考,却传来了表决投票的数字,他马上翻译了出来。可是中国代表团的一位同志跑过来对他说,他翻译错了。那时联合国只有120多个成员国,他翻译说有170多票赞成。后来一位有经验的翻译对他说,不能翻译的就放过去,不要耽误了翻译能够翻译的东西。一位资深的瑞士翻译家克劳德·郫隆博士说,在联合国的同声翻译中,能够翻译70%就不错了。

 

不仅口语翻译会产生错误,笔头翻译也是难免。例如《红楼梦》中有一段说薛蟠得罪了薛宝钗,编谎话说他喝了酒,“撞客”着了,所以说了些胡话,求妹妹原谅。“撞客”本是“撞见了鬼”的意思,英文译本却说是遇见了朋友。在美国文学名著《飘》里,有不少黑人英语,是和白人英语不同的。可是中文的几种译本都把它译成了毫无差别的普通白话,这也就失去了原文的本色。而且把小说的名字Gone with the Wind 译作《飘》,也欠贴合愿意。小说写的是美国南部的庄园主在南北战争中丧失了一切,Gone wigh the wind! 荣华富贵给一风吹了。说是《灰飞烟灭》还差不多。可是这部小说改拍的电影却译成了《乱世佳人》,只能说是做买卖的人精通社会语言学了。

 

有一位导游谈到为澳大利亚游客翻译的故事。一天早晨,澳大利亚的一位客人对他说“Where are we going to die?” 他感到奇怪。后来问了熟悉澳大利英语的同仁才知道,他们澳大利亚人常常把today读成类似to die的音。今年2月我和美国休斯敦一位名叫Lorraine Bouchard的世界语朋友谈话时, 她说有一回她和一位英国人谈话,竟然听不懂那人讲的英语。她是一位取得了博士学位的校长,自然文化素养不差,为什么听不懂英国人的英语?其实并不奇怪。据芝加哥的琼斯(Kent Jones)先生说,现在有8大组38种不同的英语。我国的《读书》月刊也刊登过一篇文章,题目是《英语姓什么?》就讲到英语已经分化为英国英语、美国英语、加拿大英语、新西兰英语、澳大利亚英语、印度英语、斯里兰卡英语等等。英国的皇家英语倒成了少数民族语言。

 

20028月北京举行了有3千多人参加的世界数学家大会。瑞典Upsala大学的数学教授Christer Kiselman和墨西哥的Mike教授参加了。他们都是世界语学者, 北京世界语学会邀请他们做了报告。当问到他们对大会的观感时,Kiselman 教授说,大会发言时美国人的语速太快,恐怕大多数人都跟不上。Mike教授说他生在洛杉矶,后来才去了墨西哥,英语、西班牙语、世界语他都熟悉。可是大会会场太大,讲的话听不清楚; 专业不同的人在一个小组会上,也无法很好的交流。Kiselman 教授1988年曾去厦门大学用英语讲学。他说,他讲的英语学生听不懂,学生讲的英语他也听不懂。

 

十多年前,有一位在美国之音电台教英语的苏女士, 为发行她编著的两本英语俗语小册子作了一个报告。她说她在国内读完了英语本科,在电台作了3-4年的播音工作后,去了美国进修英语。可是到了美国,发现自己听不懂老师的话。经过一番努力,能够听懂老师的话了,可是看电影时常常听不懂说的是什么。

 

从上面举出的汉语和英语的一些例子不难看到,语言既是人类交际的桥梁,同时又形成了人间的障壁。早在千年以前,人类便开始关心自己的语言,后来更创立了语言科学,1960年代又开创了社会语言学,专门探讨了语言规划等问题。可是,人们用许多精力和时间在调查、描写、研究了大量的语言资料之后,并没有能够提出如何解决人类社会语言问题的良方。我们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揭示了原子能、半导体、超导、DNA等等奥秘,创造了核电站、互联网、克隆羊,为什么就不能解决自己的语言问题呢?

 

2 地球村的语言问题

 

随着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上个世纪末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我们的地球变成了“地球村”。依靠互联网,不仅外交官、从事国际贸易的商贾、国际旅行家、新闻工作者等等,就是普通百姓也能够直接而快捷地与外国人接触了。人们可以在网上发送电子信函,下载各种信息。衣袋里装部手机,就可以和全国、甚至全世界通话。然而大家使用不同的语言,就听不懂,看不懂,得到了信息还是等于零!这种情况给我们提出了一个紧迫的任务:建立人类社会通用的语言。

 

许多人会说,我们不是已经有了英语吗?现在只要努力普及英语就可以解决国际交际的问题了。英语虽然成了最热门的国际用语,且不说它有38个不同的变种。它能不能永远稳坐自己的宝座呢?它是不是最终地解决了国际语问题呢?德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莱茵哈特·塞尔廷教授说:英语这种不可一世的局面不可能持续下去。英国学者编著的《语言学百科辞典》也说,英语不能成为国际共同语。我们回顾一下人类语言的发展史,便会明白他们的论断是有根有据的。

 

人类语言由氏族语言发展到部落语言,然后又形成了民族语。由于国际间交往的需要,公元四世纪,希腊语曾经充当国际语的角色, 后来亚历山大大帝建立了罗马大帝国,在所征服的国家之间拉丁语取代了希腊语,成了欧洲最通用的国际语言。到了十七世纪,法国强盛起来,法语取代了拉丁语,在文化、外交等领域独领风骚,盛极一时。那火暴的情况可以举俄罗斯为例。在彼得大帝时期,所有俄国贵族都会说法语,他们的子女甚至不会说俄语。在京城圣彼得堡,还有专门演出法语戏剧的剧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德语在匈牙利、捷克等国也有一定势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语开始崭露头角,打破法语在外交上独霸的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国势力的强大,英语一跃而在联合国占据了首位,法语屈居其右。在苏联强大的时期,俄语成了波兰、匈牙利、捷克、南斯拉夫、甚至蒙古和中国学生的必修课程。苏联解体以后,俄语在外国的教学和应用也随之一落千丈。

 

历史明白显示,希腊语、拉丁语、法语、英语、俄语、德语的特殊地位。完全是由于希腊、罗马、法国、英美、俄罗斯、德国力量的强大而造成的。一旦它们丧失其特殊的国际地位,它们的语言也就难保霸主的宝座。

 

现在尽管英语取得了国际语言霸主的地位,可是国际用语的问题仍然在使人们大伤脑筋。联合国、欧盟等国际组织都不得不使用多种民族语。

 

3 世界语是国际语问题的理想解决

 

什么是世界语?世界语是波兰籍的犹太人,眼科医生柴门霍夫博士在欧洲的民族语的基础上,经过整理加工而创造出来的的国际辅助语。1887年柴门霍夫博士在发表他的国际语第一书时,用了Doktoro Esperanto的笔名,意思是:希望者博士。为了简便说法,后来人们命名他所创造的语言为Esperanto。在二十年代中国曾有人把他翻译为“爱斯不难读”。世界语是日本人给它起的名字。世界语问世后,得到了托尔斯泰、罗曼罗兰、高尔基、巴比塞、以及狄塞尔、毛泽东、铁托等世界名人的赞许。托尔斯泰说: “世界语很好学,六年前我得到了它的语法、词典和几篇文章。经过短短两小时的学习,虽然我不能用他写作,可是至少我能够流畅地阅读。”他还说:“学习世界语是每个基督徒的天职。”; 高尔基说,有人反对世界语,说它是人造的,现在可以说“我们一切都能”.。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要在小学里教授世界语,才能有持久的世界和平。

 

国际邮联、国际联盟、联合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公开表示对世界语运动的支持。世界语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一个有170多个国家参加的世界语运动,出版了两万多种世界语图书,其中包括《圣经》、《可兰经》、《神曲》、《浮士德》、《堂吉珂德》、《鲁拜集》、《哈姆雷特》、《欧根·奥尼金》、《恶之花》、《罪与罚》、《复活》、《父与子》、《死魂灵》、《鲁迅小说全集》、《红楼梦》、《聊斋志异》等各国文学名著的世界语译本和世界语文学创著15000多种; 出版发行了一百多种世界语刊物;在维也纳、华沙、罗马、北京、威尔纽斯、日内瓦等城市开办了世界语定期广播。1905年在法国海滨城市布隆举行了第一次国际世界语大会。从那时起,每年在巴黎、伦敦、华盛顿、日内瓦、柏林、维也纳、巴塞罗那、奥斯陆、海牙、华沙、贝尔格莱德、萨格勒布、哈瓦那、东京、北京、汉城等城市, 举行国际世界语大会。一般都有来自几十个国家的数千名代表参加。1987年大会在华沙召开,参加者将近6000人。1909年更建立了国际世界语协会,它的会所现在设在荷兰鹿特丹,成了全世界世界语运动的一个中心。

 

1899年,世界语从俄罗斯传入中国北方,后来又有中国留学生从法国、日本等国学习了世界语,并在国内传播。在“五四”运动时期,世界语成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受到了蔡元培、钱玄同、鲁迅、陈独秀等文化界进步知识分子的重视和热心支持。蔡元培先生任教育总长(即教育部长)时颁布命令,全国有条件的师范学校可以开设世界语课程。北京还成立了世界语专科学校,并聘请俄罗斯盲诗人爱罗先珂任教,鲁迅先生给学生讲授中国文学史,特别撰写了《中国小说史略》。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还曾经展开过关于世界语的讨论。

 

鲁迅先生认为人类将来必定会有共同的语言,世界语可以比做独木舟,有了独木舟才会有将来的大轮船;毛泽东主席为延安举办的世界语展览会题词说:“我还是这一句话:如果一世界语为形式而载之以真正国际主义之道, 真正革命之道,那么世界语是可以学的,应该学的。” 胡愈之、楚图南、郭沫若、茅盾、巴金、徐特立、姚依林、谷牧、柴泽民、蒋南翔、王鲁彦、谢冰心、姚雪垠、叶君健、刘尊棋、光未然、安波、吕骥、张曙、柳倩、孙用、叶籁士、陈原、徐声越教授等一批知识分子学习了世界语,有的还翻译了世界语的文学作品,从事世界语的宣传推广活动。

 

中国的科学界也有不少人十分赞成世界语。中科院第一任院长郭沫若先生一向是支持世界语的。抗战期间的世界语月刊《中国报导》就是在他主持的第三厅的领导下创办的。前中科院院长著名化学家卢嘉锡先生说:“世界语的理想,是促进人类互相理解,保证社会共同进步。我们应该支持世界语的推广和普及。人人都学会了,都能用了,国际交流就方便多了。”他还担任了中科院世界语协会的名誉会长。著名物理学家贝时璋先生说:“人类需要一种共同的语言。这种语言要得到全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和各个地区的接受,使之成为全世界通用的共同语言。我认为只有世界语能够把这个任务承担起来。”他又说:“共同语言的意义,在于它有利于科学技术进步,有利于文化交流,有益于经贸合作,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有利于人类幸福,所以世界语不仅要提倡,而且还要推广普及。”中科院前顾问张稼夫、声学家汪德昭教授、力学家谈镐生教授、物理学家人大副委员长周光召教授、科委副主任朱丽兰、古生物学家周明镇、昆虫学家周尧教授、中科院副院长胡均衡先生等等都对世界语运动表示热情的支持。西北农大的周尧教授不但热心世界语的传播推广,还用世界语进行关于昆虫学的国际学术交流, 在他的故乡宁波建有周尧昆虫博物馆,里面的展品都有世界语和中文的说明。

 

 我国在抗战时期, 出版了《 Heroldo de Ĉinio 》(中国报导)、《Voĉoj el Oriento》(东方呼声)和《Orienta Kuriero》(远东使者)等宣传抗战的世界语杂志,和《未死的兵》、《在战斗的中国》、《差半车麦秸》等反侵略文学作品,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解放后,出版了介绍新中国的世界语杂志《中国报道》,后来还出版了介绍世界语的刊物《人民世界》、《世界》、《绿穗》、《绿星》等。 2001年出版了《中国报道》的电子版,国家互联网新闻中心也把世界语用作它的网页的语言。出版了《中国文学作品选集》三卷(第一卷介绍五四时期的作品,第二卷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十年的作品,第三卷介绍建国后至八十年代的作品),《毛泽东选集》四卷、《鲁迅小说集》 (包括《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阿诗玛》、《王贵与李香香》、《嫁》、《寒夜》、《春天里的秋天》、《骆驼祥子》、《中国古代小说选》、《屈原》、《虎符》、《配图中国古诗选》、《红楼梦》、《聊斋志异选》、《雷雨》、《日出》、《中华五千年》、《中国地理》、《中医史话》等数百种世界语书籍;开办了世界语广播;创立了世界语广播和电视教学讲座; 派代表参加了各种国际世界语大会,并成功地举办了第79届国际世界语大会,第五届太平洋地区世界语大会,第一届亚洲世界语大会,中日韩青年世界语研讨会和世界青年世界语大会。取得的成绩超过了以往。

 

       世界语有哪些优越性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世界语采用了世界广泛使用的拉丁字母作为它的字母。就像国际音标一样, 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固定的声音。它采用的语音体系,只有五个元音a e i o u,配上半元音j ŭ , 构成优美的语音系统 大多数词语都以元音和半元音结尾,发音明快清晰,词儿的重音在倒数第二个音节,固定不变。词儿怎么写,就怎么读,只要学会字母发音和拼音规则,任何单词一看便能读出来。不像英语那样,必须查字典,才能知道单词的发音。

 

2)     世界语的语法简单、合理,十分规则,只要学会16条基本文法规则,便可以升堂入室。

 

3)     世界语的主要词类都有一定的词尾为标志。名词都用 ”o” 结尾,例如名词劳动是labor-o 形容词词尾是 ”a” , labor-a (劳动的) 。副词以 ”e” 结尾,labor-e (以劳动)。动词的时态也有固定的词尾表示,例如原形动词以 ”i” 结尾, labor-i (工作)。 -as 表示现在时。Mi laboras (我现在工作) –os 表示将来时。Mi labor-os (我将要工作)。-is表示过去时。Mi labor-is (我过去工作), u 是命令是动词词尾。Ŝi labor-u (她工作吧)。 “us” 是假定式动词词尾,Se mi labor-us… (假如我工作)。

 

4)     它的动词和汉语一样没有人称的变化。不像英文一个字有我是” I am, “你是” You are, “他是” He is 等人称变化。名词也不像法语和俄语那样分什么阴性、阳性、中性。复数名词加词尾 “j” , 变化是规则的, 不像英语那样,一颗牙是one tooth,两颗牙就得说two teeth。它的数词和汉语一样简单合理:一是unu,二是 du ,三是 tri 四 kvar, kvin, ses, sep, ok, naŭ, dek,百是 cent, 千是 mil。只需学会这12个基本数词,你便可以说出从1 999 999 的任何数字。dek tri 是十三, tridek 是三士,不象英语、法语、德语、俄语那样十以上的数字要变花样,需要死记硬背。

 

5)     世界语的词根来自国际通用的词根。例如英语、法语、俄语、德语都把坦克称为 tank 世界语也用tanko。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把公园叫做 park parc parqueпарк,世界语也用 parko。据统计,世界语的词根有80%以上和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等印欧语系语言相似。所以欧洲人学习世界语非常方便,不用花大力气记单词。

 

1983年英中友协代表团里有个南曦女士讲一口流利的世界语,她说她只自学了六个月。去年有一对法国夫妇作环球旅行。他们用世界语游历了十三个国家来到了北京。那位夫人在出发时还不会世界语,可是她看到丈夫沿途用世界语交流非常方便,到了巴西便开始学习世界语,经过6个月的学习,到北京时已经能够随便用世界语交谈了。她说,她学了十多年的英语,却不敢和英国人和美国人用英语谈话。

 

6)     世界语的宾语有宾格词尾 n。不论主语、谓语动词和宾语的语序怎样颠倒变化,句子的意思总是清楚的。世界语的语序最灵活。以 Kato ĉasas raton (猫追老鼠)这句话为例,它可以有如下6种不同的语序,却不会产生句意的模糊不清:

 

Kato ĉasas raton . (猫追老鼠。)

Kato raton ĉasas. (猫把老鼠追。)

Raton kato ĉasas. (老鼠啊猫儿追。)

Raton ĉasas kato. (汉语没有相当的说法。)

Ĉasas raton kato. (汉语没有相当的说法。)

Ĉasas kato raton. (汉语没有相当的说法。)

 

因为受动者的 raton (老鼠) 有宾客词尾 n 做标志,一看便知它是承受 ĉasas (捉)的动作的。而 kato 是主格,所以它是ĉasas 的动作的执行者。

 

7)     世界语的构词十分灵活, 能够用少量的基本词根通过合成和派生的方法,创造出所需要的各种词儿。它从民族语(主要是拉丁语和希腊语)筛选出了mal- -ist--in- 等几十个前缀和后缀,用科学的构词方法,能以造出大量的合成词、派生词,大大减轻记单词的麻烦。例如,前缀mal- 表示相反,加在词根前面可以构成它的反义词。例如 grand-a (大),mal-grand-a (小); varm-a (热),mal-varm-a (冷);diligent-a (勤奋的), mal-diligent-a (懒惰的)。后缀 –in- 表示女性,加在词根后面可以构成表示相应的女性的词。例如:onkl-o (叔父),onkl-in-o (婶婶); koko (公鸡),kok-in-o (母鸡),  sinjoro (先生),sinjor-in-o (女士);词根与词根连在一起,可以合成新词,例如:fer- (铁), voj- (路),fer-voj-o (铁路);加上表示从业人员的后缀 -ist-,又可以派生出新词 fervoj-ist-o (铁路员工), labor-ist-o(工人)。学习一千个世界语词根,就可以造出五六千个词。

 

8)     世界语有一整套表示各种关系的相关词,好学好记,对于各种复杂句子的构造提供了方便。  它们的5个词头 i-  ĉi-  ki-  ti-  neni- 和9个词尾a al am  e  el  es  o  om  u 互相搭配,便可产生下列表中的45个相关词:

 

 

9)          世界语有一整套表示各种关系的相关词,好学好记,对于各种复杂句子的构造提供了方便。  它们的5个词头 i-  ĉi-  ki-  ti-  neni- 和9个词尾a al am  e  el  es  o  om  u 互相搭配,便可产生下列表中的45个相关词:

 

 

I表示不定

Ki表示疑问

Ti表示指定

Ĉi表示每个

Neni表示没有

a

Ia 某种

Kia 何种

Tia那种

Ĉia各种

Nenia无一种

al原因

Ial 不知何故

Kial 为何

Tial 因此

Ĉial种种原因

Nenial无缘无故

am时间

Iam曾经,有时

Iam何时

Tiam那时

Ĉiam永远

Neniam从未,永不

e地点

Ie 某处

Kie何处

Tie那里

Ĉie 到处

Nenie无处

el方式

Iel 不知怎么的

Kiel如何

Tiel那样

Ĉiel用种种方法

Neniel无论如何

es所属

Ies某人的

Kies谁的

Ties那一个的

Ĉies每一个的

Nenies没有谁的

o事物

Io某事物

Kio什么

Tio那事物

Ĉio一切

Nenio什么也没有

om数量

Iom一些

Kiom多少

Tiom那么多

Ĉiom全部

Neniom一点也没有

u个体

Iu某个

Kiu哪一个

Tiu那个

Ĉiu每一个

Neniu没有一个

 

 

 

 

    10) 世界语问世以后,他的发明者柴门霍夫博士就放弃了对于它的一切权利。每个世界语者都有权使用和发展它,体现了语言的民主精神。百多年来,在实地使用当中,世界语变得更灵活、更丰富,更完美。民族语的使用者必须遵循约定俗成的习惯,即使是看起来不合理的东西任何个人都不得更改。例如,英语的woman是一个妇女,它的复数不是加s,而是 women,读音不是umen, 而是 uimen。世界语则不然,只要你按照语法规则和语言逻辑行事,都是合理的。汉语的字既可以表示工具也可以表示动作。 世界语martelo (锤)是名词,marteli (锤打)是动词,martele (用锤子)是副词;piedo(脚)是名词,piedi (步行)是动词,piede(用脚)是副词, 汉语的 字就不行。okulo(眼睛)是名词, okuli (瞅)是动词,okule(用眼)是副词。这些都是按照一定规律派生出来的,所以谁也明白它们的意思。你学会了名词biciklo (自行车),boato(小舟),便也会用动词bicikli(骑自行车)、boati(划船)和副词bicikle(乘自行车), boate(乘小船)。伦敦大学的国际法教授伊沃·拉本纳博士说,世界语在翻译工作方面有它的优越性。例如苏联的国际法翻译成英文就会遇到许多麻烦,因为英语没有那些词汇。世界语则可以根据需要创造出新的词语。

 

11) 世界语不属于哪一个民族,在国际交往中它是中立的,并不企图取代民族语,也不会排斥、侵害、   毁灭哪一个民族的语言。它可以消除语言霸权主义的危害,它可以维护民族语继续存在和发展。有人说世界语没有文化依托。这是不符合实际的。民族语以民族文化为依托,因为他们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世界语以世界文化、国际文化为依托,因为它是为世界文化、国际文化的交流服务的。世界语有自己的文学创作、国际组织和各种文化活动,世界语运动本身就是一个文化运动。不能说它没有文化依托。

      

       12) 世界语还是学习外语的好阶梯。未曾学过外语的人,往往错误地以为,所有语言都和自己的母语一个模式。刚刚接触到外语的时候却发现有许多陌生的东西,觉得很别扭。为什么英语把牙刷叫做兔子不拉屎 (toothbrush) 呢?“书”怎么叫“不渴” (book) 呢?违背逻辑的习惯用语和不规则的语法,有时甚至使人产生逆反心理。世界语有上面讲过的优点,比较容易学。学了世界语以后,人们便会明白,什么是外语。世界语的语法非常科学合理,被誉为语法的镜子。学会世界语以后不仅对自己民族语的语法构造会有更好的了解, 而且对学习其他语言也大有帮助。英国、芬兰、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国,曾组织过关于先学习世界语再学别的外语的实验。把学外语的人分为AB两组,A组连学三年法语或英语,B组先学一年世界语再学两年法语或英语,对比一下学习结果,B组学员的法语或英语成绩比A组更好。我国虽然未曾举行过这样的试验,然而许多人的经验证明世界语是学习外语的好阶梯。北京语言学院多年将世界语作为二外课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证明对于学生的一外学习很有帮助。

 

我国的外语教育与欧美国家的外语教育相比,有失偏颇。解放后中学里统统都教俄语,后来又取消俄语统统改教英语。难道俄语文化就没有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东西吗?在伊拉克战争爆发以后,我们不需要使用阿拉伯语吗?中央4台有几次播放伊拉克妇女儿童的讲话,却没有汉语翻译,恐怕就是因为缺乏翻译人员吧?我见过在民族大学学习苗语的瑞典留学生和在苏州大学学习吴语的日本留学生。觉得他们是有远大眼光的。目前我国正掀起学习英语的热潮,有些小学或幼儿园也在教英语。因为这类教学不是按照一定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大纲进行的,孩子们所学的ABC课程会在中学理重复,这不但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反而会使儿童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英语学习。与其这样,倒不如先让小学或幼儿园的儿童学习世界语。经过几年的学习,孩子们就可以把世界语基础学到手,用它阅读书刊,在互联网上与国外世界语者通信,同时也为学习西方语言打下基础。目前我们的世界语师资匮乏,可以先进行试验,然后通过试点积累经验,培训教师,逐步促其实现。对于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力图站在历史前沿的大国来说,搞好外语教育,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弘扬我国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文化,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努力开拓进取,向着文化的先进方向奋勇前进。

 

    13) 世界语不仅有语言技术的优越性和作为国际语所必要的中立性,而且它的创造与民族语不同,它是伴随着柴门霍夫博士的人类一员主义思想(也就是人道主义思想)诞生的。他的追随者继承了他的美好理想。世界语的推广正是借助了这个理想的魅力。德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莱茵哈德·塞尔廷教授说:“是世界语的理想,即世界语的内在思想,激励我学习世界语的。” 沈阳市一个拥有上万职工的大机械厂成立了世界语学习组,负责人是该厂工会主席。他说:我们不只是要学好世界语,大家有美好的理想,也是我们十分需要的。什么是世界语的理想呢?那就是增进各国人民的互相了解,加强友谊,开展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创造人类美好的未来。

 

结束语

 

语言是社会的粘合剂,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人类在不同的地域和时代创造了数以千计的语言,形成了绚丽多彩的语言文化。但是,语言的分歧又给社会交际带来了不便。在新千年的信息网络时代没有共同的语言,便不能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传递工具。如果人们采用一种大国语言作为国际共同语,会造成语言的不平等,语言霸权主义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样的恶果,是有史可鉴的。在新的信息网络时代急需共同的语言。语言不可能在短期内自然融合。如果采用中立的国际辅助语来解决国际交际用语的问题,则可以避免产生语言霸权主义,保护民族语,尤其是弱小民族的语言,使它们继续存在和发展,这样也就可以保护人类的多元文化。柴门霍夫博士创造的世界语经过了100多年的实际应用和不断完善,证明是解决国际语言问题的理想语言。

 

我国世界语运动也有了百年历史,推广普及、出版、广播、文化交流、旅游商贸方面都作了一些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对于我们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我们所作的远远不够,有待进一步的努力。国家已经批准2004年在北京举行第89届国际世界语大会, 预计将会有来自各大洲的数千名世界语者参加。为了大会的胜利召开,我们需要培养更多具有一定语言水平和文化素质的工作人员,完成大会会场服务、生活服务、参观展览接待、旅游向导等等工作。任务相当艰巨,时间十分紧迫。不仅需要全国世界语者的共同努力,还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配合。我们恳请各界朋友给与热情的帮助。有人想学习研究世界语,可以和北京世界语协会联系, 电话:010 64878905,会址在北京社科联。 也可以查询网页:www.verdapekino.com.。还可以与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联系,电话:010 68326682, 电子信箱:cel@china.report.com lamondo@163.com

 

参考文献

1 Historio de la Mondlingvo》(《世界共同语史》苏联E·德雷仁著,1991年第4版)

2 Enciklopedio de Esperanto》(《世界语百科全书》匈牙利出版)

3 Esperanto in the Modern World (《当代的世界语》 2版,加拿大出版》

4 Pri Internacia Lingvo (《论国际语问题》 2版,以色列出版》

5 Esperanto en Perspektivo》(《展望世界语前景》)

6 The Handbook of Sociolingvisticx》(《社会语言学通览》)

7 The Handbook of Lingvistics》(《语言学纵览》)

8 Language, Society and Education in SingaporeS. Gopinnathan 等编著

9 《社会语言学》陈原著

10 《当代社会语言学》序大明、陶红印、谢天蔚著

11 《世界语在中国一百年》(世界语出版社出版)

12 《科技文萃》、《读书》、《世界》等杂志。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