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世界语教学特性的探索


(世界语教学论文提要**)


艾 文


世界语的教学问题,数十年来国内被教学工作者和世界语语言爱好讨论着,但是深入系统化理论研究分析的很少。几乎没有看到这方面的专论专著。国外在近年来,不断有新的教学体系的建立。这方面明显就显示出中国人在这方面的实践和研究比国外落后很多年。当然这与我国世界语运动进入低潮有密切关系。笔者既不是专业教师,也不是高水平的世界语学者,但笔者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起,一直关注中国世界语教学方面的研究新动向。凭着多年对世界语的厚爱和语言学习规律的研究心得,笔者亦冒昧就世界语教学问题谈点心得体会,以图能对中国世界语教学研究起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谈起教学法,无外乎都是大家熟悉“教谁,谁教,教什么,怎么教”的基本问题。语言教学研究,就是语言对教学过程和语言习得过程的研究。但是如何切合教学实际地应用于教学工作,如何根据中国人,尤其是成年人学习的特点,有效教学和轻松习得语言问题,是值得不断深入研究的。这也应该是从事世界语业余教学或专业教学的老师们应当思考的课题。现在每当大家谈及当今世界语现状的时候,我们都为当初有泱泱四十万人学习世界语而沾沾自喜,但是我们都没有去分析几十万的学习者为什么放弃了世界语的根本原因。我们都草率地把这样的局面归咎于发展市场经济的结果。笔者认为这是非常片面的看法。当时我们的学习者确实是很多,但是我们那时候缺乏有经验的师资,导致了我们的教学失败。加上我们宣传上的误导,使很多人都认为世界语是傻瓜语言,结果是学习起来,并不象宣传所说的那样简单。这就不能不引起后人的警惕和借鉴了。要发展世界语运动,要培养世界语的传承者,我们都离不开世界语的教学。因此深入研究世界语的教学理论和总结经验,加强教学交流,对中国有志于世界语教学的同仁的非常有益的。我们要教好世界语,要想再造辉煌,我们光凭借着自己的高水平,是不能胜任于实际的教学工作的。语言水平和教学水平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一个优秀的世界语老师,除了要具备丰富的世界语知识和较好的语言能力以外,还必须深入地学习和掌握语言学、外语教学心理学、心理学、教学法、语法和其他相关的边缘学科知识,同时还必须具有世界语者崇高的情操、奉献精神、同情心和理解力。这是世界语教学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这方面也是过去我们所忽视的。
笔者就围绕着下面的世界语教学特性,谈谈自己的管孔之见:
理想主义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的针对性
词义运用的准确性
单词变化的活力性
词类搭配的习惯性
句子扩展的灵活性
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理想主义的必要性
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优秀的世界语者最后都放弃了世界语,或仅仅把世界语当做谋求个人利益的工具和手段,这就是典型的教训。因为他们尽管有很高的世界语语言水平,但是他们也仅仅是世界语使用者,不是世界语的传承者。这不是我们世界语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向。教书先育人,这是我们每一个世界语教育者应该反思和注重的问题。
进行世界语理想主义教育,是由于世界语语言本身的特性决定的。其他外语,有其民族作为传承的载体。但是世界语是完全靠世界语理想主义者的奋斗而传承的。如果我们忽视了世界语内在的理想主义教育,有再多的功利主义学习者和使用者,我们也不会有世界语运动,也不会有世界语的传承。因为一个世界语者如果没有世界语的内在理想支撑着,而只有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那么这些人在没有从世界语获得自己利益的时候,甚至会成为一个世界语运动的反对者的。为此,我们的世界语教学者要在世界语教学过程中,言传身教,充分表现出一个世界语者的高尚情操和充满爱心的品格,使世界语的学习者得到陶冶。为其日后成为一个真正世界语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之所以离开世界语运动二十年后,还能回到世界语学习者的队伍中来,是身受Tikos、Zensto等大批“超出口是心非者之上“的世界语者的奉献精神的影响,是他们的精神给我永远留下一个割舍不了的世界语情结。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大批世界语学习者,包括许多高等院校的世界语教师,从世界语运动舞台中消失,就是他们内心缺少世界语的内在理想。如果没有这样的理想激励,在困难的时刻,是没有人能坚持为世界语运动摇旗呐喊的。因为这种内在的理想和忧患意识的激励,我们前面几代世界语者才能以传教士般的热情为不可看见的世界语事业的未来而奋斗。
所以说,世界语语言教育具有特殊性和重要性。一个精通世界语的人不一定就是世界语的支持者,或许是世界语的反对者、或许是世界语的享用者。他们在享用在世界语带给他们的荣耀和利益;他们在鼓吹世界语实用主义,反对世界语理想主义。他们丝毫不会为世界语而牺牲任何个人利益。甚至有人公开提出拒绝参加任何不完全讲世界语的世界语会议,并讥笑那些为世界语事业奋斗的世界语运动支持者和世界语爱好者。我们世界语者之间互称为samideano不就是说明这个问题吗?所以笔者认为,寓世界语的理想主义教育于世界语语言教育之中,是必要的和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的。因此,我特别地将“世界语内在理想主义教育”放在世界语教学工作的首位。但愿能引起更多热爱世界语事业的同仁对这个问题加以关注和深入讨论。

教学方法的针对性
外语教学方法很多,各有千秋,各有所长。世界语的教学方法也很多,如何学习、借鉴和使用,是每一个世界语教学者所必修的基本项目。教学方法的取舍,应该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教学对象来具体考虑。这就是本文开始谈及的“教谁,谁教,教什么,怎么教”的基本问题。无论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进行进行教学,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完成教学任务,使学习者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既是我们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我们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准则。因为教学有其针对性,针对特定的人群、特定的教学目标,那么照般国内外成功的教学法,是属于盲目行为,是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的极端不负责任的表现。如果一个缺乏责任心的世界语教学者,要教好世界语课程,是不可能的。责任心、使命感和敬业精神是一个优秀教学工作者不可缺少的。
好的教学方法,就是合适于学习者愉快接受教学的方法。在这里,限于篇幅,笔者就不对国内外的流行外语和世界语教学方法一一介绍和分析了。现在,笔者仅对教学方法的针对性进行探讨。

语言的个性和共性问题
世界语的语言教学与其他外语教学一样,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就是首先要对所教的语言进行个性和共性问题的分析和比较。通过分析比较,我们要找出将要教的语言和学习着所学过的语言个共同点和差异点。共同点,我们可以借用原有的知识和技能来学习,差异点,我们就必须用不同于习惯的经验来学习。差异点,就是语言的个性,也是我们的学习难点和重点。这就要求教学者具备全面的丰富的语言知识和较好的语言运用能力。许多教学者,在进行语言比较的时候,是常用世界语与英语或其他外语比较,却缺少与学习的母语进行比较。通过语言的比较和分析,我们才会发现不同语言之间的共性和个性问题。比如说思维习惯、表达习惯,就是个性问题。西方人为什么学习世界语比中国人方便快捷,是因为世界语与他们的母语有更多的共性,所以他们学习的难度就比中国人小很多倍。有些人提出要在世界语里多多加入汉语词汇以便利于中国人学习。这都是对世界语和其他外语的肤浅认识所致。日语里汉语的词汇够多了,但是中国学习起来也不见的容易。这就是民族语缺少逻辑性和规律性的因素。世界语比其他民族语容易学习就是世界语本身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规律性的优势。但是世界语毕竟是建立在以西方的语系的基础上。它的语言内在的结构和思维模式与中国人的不一样。这就是中国人学习世界语的难点。因此,我们要教好学好世界语,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语言思维习惯。各种直接教学法就是建立在这个理念上的。这类的教学法,侧重于通过建立新的语言思维习惯来改变学习者原有思维习惯。这类方法对语系相近的西方人是非常有用的,因为他们语言习惯之间的差别就很小。而对中国人来说,就效果不好。因为中国人的语言思维习惯与使用西方语系人的思维习惯完全不一样。这是教学者必须正确面对的实际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更多的语言学者来对世界语和汉语从语言学的角度上的全面研究、解读和总结,以利于世界语教学和普及。

学习者的个性和共性问题
在分析语言的个性和共性问题时,实际上我们已经从宏观上涉及到学习的个性和共性的问题。就是语言的思维差别。这个问题具体到中国人的时候,我们还要考虑学习者的方言思维习惯影响问题。这里,我们只涉及如何分析一个学习班的学习者个性和共性问题。
中国人的传统教学理念是“因材施教”。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学习者的个性和共性问题。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人。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对学习者的状况进行分析,包括原来的受教育情况、知识结构、语言能力、社会经历、兴趣爱好、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年龄、性别、性格、民族和宗教信仰等。由于每一个世界语班都有来自不同阶层和不同年龄的人群参加。这样给世界语的教学无疑的增加了教学难度的。那么通过对学习者的个性和共性分析和研究,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学者应该力求倾向于按照学习者的共性来教学,在课外辅导中,应该针对学习者个人按照其个性来指导。如果不针对学习者的群体进行分析,我们就无法正确地确定整个课程的教学难点和每节课的教学难点。由于在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的推进、新语言习惯的培养,共性的问题也会发生改变。教学者要及时发现和加于分析,总结和调整原来的教学方案。每个教学班在后期都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这是自然的。影响到两极分化的原因很多。有先天性的,比如个人的潜在学习素质、记忆力、理解力和悟性问题等。有后天性的,如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时间、用功程度、学习兴趣、学习的目的、学习的动机、家庭和工作的影响等。那么在出现这种分化现象的时候,教学者必须正确地积极面对,不可消极对待。每个教学者都想消除这种差异,那么这个时候,同情心、理解力、爱心关怀和激励就显得很重要了。因为爱能改变一切。我们既然承认学习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考虑向进步缓慢的学习者倾斜。针对进步比较快的学习者,可以通过课外辅导来增加学习难度和训练难度。这样可以保证绝大多数人能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不然我们会是遍野撒种,毫无收获,并会给社会上留下世界语也一样的难学的口实。这样不利于世界语的宣传和推广。

教学法的个性和共性问题
外语教学法曾出不穷,但是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法是万能的。一个成功的外语教学背后都是有意或者无意的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每种成功的教学法体系的形成都是依赖着心理学的理论指导的。每种方法的采用,都是有针对性的。不但只是针对学习着,也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者本身。相同的学习者、相同的教学目标,但是不同的教学者使用相同的教学方法结果往往是不一样的。这就涉及到教学者的综合素质、教学经验和教学态度问题了。
既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者都会按照既定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要求使用某一教学方法,但是我们要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我们就应该针对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使用合乎学习者接受教学的的教学方法。在选择或者创新教学方法时,要求教学者对教学法的流派、体系、心理学运用等有所了解,对教学自身的规律性有较好的了解。目前我国的世界语教学者在世界语教学法专业知识和经验方面是欠缺的。很多人在教学过程中几乎是全盘照般其他外语(如英语)的教学法或者国外成功的教学法来教中国的学习者。这是忽视了语言间的个性问题和学习者个性缘故。这种盲目地使用教学法肯定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我们在学习和吸收教学法的时候要兼收并蓄,然后加于有选择地、有目的地、有意识地综合运用。不要盲目的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或者全盘否定某一教学方法。这都是不科学的教学态度。各种语言教学方法之间都有着共性和个性问题。共性是其重点按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作为指导基础,以求有效地解决语言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问题。个性是其都具有特定的目的性和特定的心理学理论背景。那么在使用教学法的时候,我们要结合我们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加于选择和组合使用。因为每种教学方法都对某一教学目的有所不同的侧重。如直接法对口头表达能力和听力有所侧重;语法翻译法对阅读和写作能力有所侧重。还有许多兼收这两类教学法发展出来的综合教学法,对两者都兼顾。但是笔者认为,在不同阶段和针对不同教学单元和教学项目类型的时候,结合学习对象,灵活地、有针对性地使用,不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盲目使用某单一的方法。如在生词学习、课文精读、口语听力训练、阅读训练、语法讲解、翻译练习、写作训练等各种教学项目上,使用的方法和手段肯定是不一样的。这也是不同心理学在语言教学上综合应用问题。
如果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善于对不同的教学法个案进行个性和共性分析和对教学问题进行思考,那么每一个教学者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总结出一套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成功的教学模式来的。教学方法的研究不是教学理论专家的专利,是每一个教学者都可以做的事情。贵在用心实践和总结。
如果我们将提高世界语教学质量完全寄托在教学手段技术化、现代化上,而没有针对学习者使用合适的教学法,是事倍功半的。这也就是对一个世界语教学者的专业和经验的基本要求。高水平的世界语者不一定就是高水平的教学者。
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我们的各种外语教学者都在要求和鼓励外语学习者大声地朗读新单词和句子。如流行的“疯狂英语”教学法。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老师,几乎都是受到行为心理学的条件反射理论和中国传统启蒙教育的影响。笔者的研究表明,使用这种方法指导教学弊端很多。尤其是针对成年人的外语教学,更为突出。这种方法的主要弊端在于增加了学习者的心理负担,无意识地加大出错概率和促使习惯性错误的形成,不利于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如果我们细心观察一个人如何学习演唱一首新歌曲的时候,我们就会有所顿悟的。尽管是一个优秀的歌唱家,当他看到不熟悉的歌谱的时候,只会慢慢的轻声哼,不是大声唱。哼唱熟练了,他才会自由的放声纵情歌唱。何况我们是在学习一门不同语系的陌生语言。所以我在指导世界语者进行世界语教学的时候,我就特意要求教学者避免这个问题。中国有句俗语“熟能生巧”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在要求学习者轻声慢速读单词和句子的时候,教学者要注意认真的倾听,然后就读错的地方,进行反复示范。不要轻易对学习者说,这里不对那里错了的话。让学习者通过反复跟读,自行比较和纠正。这是笔者观察幼儿学语得到的启发。尽管没有一个孩子开始学说话的时候,父母会告诉他这不对那不对的,但是大人都会用正确发音和说法向孩子复述以纠正孩子的发音和表达习惯。因为说,善意地合理保护学习者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并经常加以赞许激励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再好的教学方法,没有学习者的主动默契配合都是无效的。

课堂教学的控制问题
课堂教学的控制其目的在于有效地引导学习者按照课时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是语言学习的主要环节。所以说课堂控制的好坏必然影响到教学效果。课堂控制和调度的手段和形式是多样化的。主要是为了如何调动学习者的学习情绪和积极性,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潜能和学习的主动性,让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通常课堂学习是比较令人疲惫的。在课堂教学的节奏控制和科学调整上要结合学习的实际情况来安排,不能采用固定模式。教学者的亲和力、宽容度、幽默感、威信度对课堂控制和活跃课堂气氛有很大的影响。通过课堂控制调度,合理安排课堂节奏,对增加学习者的兴趣、消除学习疲劳和紧张感是有益的。为学习者精心营造一个轻松、活泼、有趣的学习环境,是为更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建立良好的学习基础。因为单调、呆板、无趣的学习环境是不能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的,甚至会使学习者产生厌恶感,严重者甚至会放弃枯燥的学习。这也不利于教学双方建立和谐的教学关系。

教学效果的评估问题
教学效果的评估,是科学的手段和模式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价,是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总结。许多世界语教学者,在结束课程教学后,都没有针对教学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估。经常性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评估,对成败得失都有个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是大有裨益的。目前中国世界语界还没有建立自己的完善教学评估体系,那么我们可以暂时参照其他语言学科的评估方法和标准来进行自我评估,然后逐步建立和健全中国世界语教学评估体系,对教学工作进行量化的科学检验。这样对世界语教学水平的提升是能起一个积极的促进作用。

词义运用的准确性
语言的学习目的是为了“以学致用”,与他人正确交流思想。是否准确地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是在思想交流中处于首要的。不然,词不达意,产生误会,会影响到正常的思想交流。
词汇的学习涉及到很多问题。中国人在学习生词时,较易记住新词第一词使用的单一词义。在词的多义性方面,一直是忽视的。这是思维定式问题,也是由于教材词表里只例出课文应用到的词义所致。笔者曾读过王崇芳老师编写的《世界语中级实用课本》。王老师在词汇表里只列出词条,没有写出对应的汉语单一词义。可是由于没有配套的教学指导书,许多课本的者都没有理解编者的苦心所在。那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要重点进行同义词、近义词、近型近音词进行辨析;对相同的词但因为中外不同文化背景容易产生误解的词也要加于重点说明提示。多义词,尤其有转义隐喻义的词,要更加注意。在教学时,教学者要认真备课,尽量多地收集例句和重点指导学习者在模拟的语境下进行练习巩固。
由于许多教学者和课程编写者都想尽量体现世界语的简单易学性,几乎都把词语的多义问题放在中级以上的课程里处理的。在初级基础课程阶段,都没有引起重视,因而导致初级学习者词义记忆单一化和表达能力下降。这不利于学习者正确应用所学到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思想。如果出于考虑课本的篇幅问题,笔者认为,不妨建议学习者及时购买世界语汉语词典。经常读字典,对学习和掌握多义词是比较有益的。

单词变化的活力性
世界语的简单易学性之一就是基础词汇量小。我们学习外语的最大困难就是要记忆大量的单词。而记忆对成年人来说,却是最大的拦路虎。世界语的基础词汇要比其他外语少4000-5000个左右。对成年人来说,多记忆几千个词汇意味着什么,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这是世界语的学习优势之一。所以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习者熟练运用世界语的构词法正确构造新词,是十分重要的。教人于“渔”胜过授人于“鱼”。这就是世界语的活力性。活用世界语的构词法,不但可以丰富世界语学习的词汇,而且还能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表现力。这是词典不能完全替代的。教学者在基础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世界语的这个优势特性,坚持把世界语的构词法应用贯穿始终,培养学习者的正确构词习惯,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词类搭配的习惯性
世界语的词类搭配问题的难度比民族语要小得多。这体现了世界语的科学性、逻辑性和规律性。词类的搭配,主要表现在动词与前置词、前置词与名词的搭配上。但是由于语言习惯的差异问题,中国人在学习前置词上就比西方语系的人要困难的多。语言习惯的差异,我们称之为习惯性用法。不能推论,只能记忆。所以我们要将前置词的列为我们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之一。这也是培养语言习惯的重要环节之一。
词类学习的另一个重点和难点就是动词。这是因为世界语动词词型的多变动性与汉语动词词型无变性的差异及词性的差异所致。世界语动词变化的规律性和时态变化的逻辑性大大降低了中国人语言学习的难度。
世界语的动词、前置词、宾格词尾和复数词尾是世界语的语言个性问题。也是世界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充分研究世界语这些特性,是提高教和学质量的前提。因为中国人在使用世界语时所出现的错误主要都是表现在这几个方面。许多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将主要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单词死记硬背上,忽视了把单词放在语境的句子里练习,因而导致在实际应用的时候错误层出不穷。所以曾经有人呼吁世界语学者收集研究中国人使用世界语的语病,以求研究出中国人学习世界语的障碍和缺陷问题所在。其实,只要我们的世界语教学者和学习者把握好前面所列举的问题,就基本上能克服和消除了语言的差异性了。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的语言学习就有了质的突破。

句子扩展的灵活性
句子是语言的最小基本单位。词的应用,也就是句子运用,因为离开句子,词的意义是无法得到正确表现的。世界语虽然是人造语,但是世界语的表现力非常强大和丰富。这就是世界语句子变化的灵活性决定的。世界语的变化比任何民族语更有规则、更加灵活。这就是世界语的另一大优势和生命力。
句子无穷,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中。任何一门语言,若其变化离开其中,这样的语言就无法学习和掌握了。语法就是语言学家针对语言的规律总结。语法是为语言学习服务的。民族语是先有语言后有语法,而世界语是先有语法规则后有语言的。所以世界语就比任何民族语更符合逻辑和规则了。世界语公布应用时,就仅仅有十六条语法规则。这也是世界语者向世人宣称世界语简单易学的依据。但是语言爱好者学习起世界语来的时候,我们接触到的世界语语法概念和知识,就感到无奈了。难道是当今的世界语比柴门霍夫时代的世界语变得更加复杂了吗?不然怎么世界语的语法从简单的十六条基础语法规则演变成洋洋几十万字的《世界语分析语法大全》(PLENA ANAKIZA GRAMATIKO DE ESPERANTO)呢?笔者有理由相信,国内现在没有多少世界语者通读完这本600页的世界语语法专著。因为这是受中国外语教育理论对语法否定的影响。我们没有学习父母的语法,但是我们掌握了自己的父母语。语法翻译法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口语能力差。直接法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语言的情景交际能力的培养,轻视了语法的学习。这些客观事实和学术理论成了大多数外语教学者的教学指导思想,使教学实践走进了一个语言教学的认识误区。因此,导致了许多口语交际能力相当出色的人在书面语上错误百出。这样的教学结果,值得教学理论研究者和教学实践者反思。
世界语的口语与书面语的一致性是世界语的个性问题。民族的口语与书面语有不一致性。这是民族语与人造语的主要差异。这种差异是世界语的优越性和易学性。如果我们忽视了这种差异性,盲目地按照学习民族语的经验和模式来学习世界语,就会人为地增加了世界语的学习难度和复杂性,等于作茧自缚。按照世界语的基本语法规则和语言实际应用的规律来研究世界语的语言扩展模式,用于指导语言学习,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习者应用语言能力是必要的。
语言的功能是为交流思想服务的。语法是为语言学习服务的。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既不能轻视语法,但是我们也没有必要陷入繁杂的语法概念中去。既然世界语基础语法是语言的基本法则,我们应当无条件遵守。后来语法学家通过对世界语的典范作品进行分析的语法为语言学习和应用提供了指导的范例,是值得学习的。但是国内外的语法学家在语法术语的描写上的不一致和细化了语言的分析,对学习者来说又是很大的困难和障碍。因此,按照国际上权威的语法体系,从教和学的需要实际出发,简明扼要地描述语法问题,建立一套针对中国人学习世界语的教学语法体系是中国语法学家和教学理论研究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之一。
既然句子是语言的最小单位,而句子又是千变万化的,那么找出影响句子变化的基本因素,就能基本解决语言的学习和教学的难题。以前西方的语法学家和教学理论专家将句子划分为几个基本句型,作为语言学习的基础模式。世界语的教学语法专家和教材编写者也是一直沿袭着这样的语法系统来编制世界语语言教学材料的。而没有人更深入地对基本句型研究下去。笔者多年通过对世界语语法、语言对比分析和针对中国成年人的世界语教学研究,1990以前曾提出了这样的一个理论框架:影响句子的变化的核心因素是谓语动词。无论是简单句还是复合句都是以动词为中心展开的。谓语动词与句子个关系,就象圆心与圆的关系一样。复合句就象交集圆和圆内圆一样。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多年来一直在探索如何将其应用在语言教学中。这样的理论框架能否提升为真正意义的教学指导理论,有待于进行广泛的教学实践来检验。如果这个理论框架能够通过实践检验并加以完善,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语教学理论体系的。这有待于中国世界语教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探索和实践。
笔者认为,简单句简单易学,从简单句过度到复合句,尤其是从属子句的时候,学习者就迷茫了。这也是困绕学习者和教学者的主要问题。实际上也是句子的变化和扩展问题。世界语既然是一种非常有逻辑性有规律的语言,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呢?这又涉及到世界语的词序自由问题了。因为我们的民族语都有固定的词序。我们已经习惯了民族语的固定词序。当我们用固定词序的语言习惯去理解不固定词序的世界语的时候,我们会有障碍和困难。这又是世界语的语言个性之一。如前面所说到的思维习惯定式问题。要学习好一门新的语言,我们首先需要改变我们的语言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
语言的句子的变化和扩展,都是围绕谓语动词展开的。句子谓语动词的词性(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就决定了句子展开的模式。及物动词充当谓语的时候,就决定了这个句子可以有宾语。不及物动词充当谓语的时候就决定了句子没有宾语。但是我们在不及物动词充当谓语的句子里又发现有宾语成分的时候。例如:Mi estas preta lerni novan lingvon.句子里的novan lingvon显然是宾语,是动词lerni的宾语。象Mi lernas.这样的句子又没有宾语,尽管lernas是及物动词谓语。那么与前面的说法是矛盾的。这样使初学者非常困惑的语法现象,缘于语法学家对语法句子成分的划分和描述问题。如果我们放弃将宾语作为句子的主要成分,而把宾语当做扩展成分,我们就可以避免这样矛盾解释的问题。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有系表结构、复合谓语结构和无主句。我们的学习者经常在temi和pluvi等动词上出错,就是因为我们认为句子都应该有主语。因为我们的语言里都说“天下雨”,我们不习惯说”Pluvas.” 这个句子有没有主语,是由于句子里的谓语动词pluvi决定的。可见谓语动词决定了句子的变化模式。因此,笔者认为,如果我们的教学语法只把谓语作为句子的主要成分,其他的句子成分都当作扩展成分看待和解释,既不违背基础语法十六条,也便于中国人学习。这样我们就可以降低了世界语语法的学习难度问题了。象上例的Mi estas preta lerni novan lingvo. 有些语法家把lerni novan lingvon解释为preta的表语补足语,笔者倾向于把其解释为状语。这样有利教学语法术语统一。
关于世界语教学语法术语研究问题,笔者将另撰文讨论。
句子的扩展围绕着动词谓语展开。主语、宾语、补足语(主语补足语[表语]、宾语补足语)、修饰语(定语、状语)等都是根据谓语动词的词性要求来添加使句子得到自由的扩展的。句子的主体是动词谓语,比如是人的身躯。主语、宾语、补足语就是身躯上的衣服。修饰语是衣服的花样和装饰。每个句子扩展都象堆积木一样,以动词谓语为基础,通过不同的变化组合构造出无穷的句子来。这样的自由变化组合也得益于世界语的自由词序。可见对学习者的句子扩展能力培养是很重要的。那么通过必要、简单的句子结构的描述,是有助于学习了解句子变化规则的。也只有掌握了句子的内在变化规则,我们才能个性化地自由应用语言。在进行句子变化和扩展时,我们应当遵循“简洁、规范”的语言准则。
句子的变化另一形式就是句子成分从词、词组向句子的变化。这种变化形式,我们称之为从属句。复杂的主从复合句一直的语言教学的难点。既然从属句本质上也是一个完整的简单句子,那么我们只要掌握好了简单句的变化规则,复杂句也就简单了。从简单句向主从复杂句的演变,关键问题在于主句和子句的连接关系上。不同的连接关系,是由连接主句与子句的连接词决定的。学习者只要掌握好连接词和起连接作用的关系词的用法基本上就可以轻松地使用子句了。
因此,我们的句子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句子扩展能力的培养上。这样的理性认识和逻辑性运用比较适合成年人的思维模式。借助于学习者原习得的知识可以减轻学习者的学习负担,提升教学效率,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善于句子扩展的运用,可以更好地、细腻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他人有效地进行交流,阅读作品、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享受语言学习的乐趣。

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教材的制约。各种教材都是针对某一特定学习群体、按照一定的教学指导思想来编写的。教学者在选用教材的时候,有必要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以便正确按照编者的意图和教学要求来灵活使用教材。建议教材编写者都能够编写配套的教学指导书,以供教学者备课参考。
课程相同的题材内容,不同的编排次序,不同的编写形式,对教学效果的好坏都是有很大影响的。教材编写问题比较复杂,涉及面很广,需要另外专门讨论。
教材的单词重现率受到课文篇幅的限制,都是很低,不利于学习者对单词的学习和掌握。这一直是教材编写无法突破的瓶颈。要弥补这方面的缺陷,需要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加强遣词造句的练习来巩固。
教材作为语言学习者的学习范本,语言规范性至关重要。教材与词典一样,不容许出现印刷错误。因为印刷错误会导致句子错误、解释错误。如果没有被发现更正,将贻误他人。所以教学者在使用教材的时候,要认真阅读教材,发现错误的时候要及时更正。
教学内容包含了教材的课文、练习题和教学者补充的语言教学材料。枯涩的教学内容容易使学习者厌倦,也不易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习兴趣。教学内容要力求生活化、具有趣味性。脱离现实生活的语言学习材料,不能使学习者学以致用,不能达到学用结合的教学目的。因此,我们在研究教学方法的时候,我们还得同时研究教材。在组织教学时,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有趣的教学内容,可以保障我们顺利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笔者以一个语言学习者的角度对以上这七个与教学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世界语教和学的实际问题的。由于笔者的语言能力有限、知识贫乏、而且缺少世界语长期教学实践和语言实践,有些观念与实际教学有很大的偏差。这些心得体会,不是很成熟的理论,也许还是很幼稚和空洞。但如果能引起世界语教学研究的同仁的注意,甚至对笔者观点批判。笔者就欣慰了。笔者期待更多关注中国世界语运动发展的世界语朋友、专家、学者能够都来关心世界语的教学和推广问题,积极参与世界语的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弘扬老一辈世界语者的无私奉献精神,秉承世界语内在的理想、为传播世界语,再创中国世界语运动辉煌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