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世界语一个存在的理由

郑立华


今年,第89届世界语大会将在我国召开,这给原本有些沉寂的世界语专业增加了不少生机。

世界语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这期间它既没有发展也没有消亡,在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今天,是否需要一个国际语言新秩序呢?

国际语言新秩序

《圣经》里有一则巴别塔的故事,学过世界语的人应该都知道:古代巴比伦国王召集20多万人建造通天塔,花了40多年时间,眼看就要建成了。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的,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以后他们所要做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于是耶和华变乱了天下人的语言,通天塔修不成了。于是人们把那座塔叫做巴别,巴别就是变乱的意思。

巴别塔的故事成为了爱好者学习世界语的理由,他们常常抱有如此美好的愿望:如果全世界的人们都讲一种语言,那么世界上将减少分歧,没有战争。

“但是巴别塔修建之前那种语言大同只是一个理想化的境界。”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秘书长于涛说,“柴门霍夫在1887年创立世界语的时候,可能是出于统一语言的目的,因为他的家乡在波兰和东欧交界的地方,经常打仗,他认为打仗是因为大家不能互相沟通理解。”

如果语言能够统一,肯定会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人类还是需要一种语言,可以在全世界通行。但是世界语的推广是最麻烦的一件事,于涛他们这些专业人士也很困惑。原因很简单:它不属于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民族都不会全力推广世界语,每个国家都在强调自己的语言,包括我们中国也是这样。另外,哪种语言在世界上占优势是与该民族的政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英语的强势不仅现在有,以前法语、荷兰语都曾经达到过类似于今天英语的地位。

但是从国际语的角度来说,任何一个国家的语言都不会成为通行全世界的语言。英语虽然现在很普遍,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语。“而且,强制性地把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语言作为全世界通用语是行不通的,这里面存在一个自尊与公平的问题:强迫别人学习汉语是不公平的,同样,强迫我们学习英语也是不公平的事。我们在与英语国家的人说话的时候,我们说的再好,也担心受到歧视,就像我们看到外国人说汉语的时候觉得好笑是一个意思。所以,从政治、从主权的角度来说,民族语是不可能成为国际语的。联合国开会用5种语言,欧盟现在用十几种,将来还可能增加到20多种语言。”

在很多场合,尤其是在国际性的政治组织,需要一种中立的语言来进行沟通--这就是世界语存在的理由。

但是世界语永远不会取代民族语,它只是作为所有民族的第二外语存在。“世界语在诞生之初,可能有人想过全世界都讲世界语,但现在人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不太可能的,世界语的野心也没有那么大。它只是作为国际辅助语,能够在国际交往中起到辅助作用,也就可以了。”于涛说。如果各民族之间可以很容易地沟通和理解,这个世界恐怕要比现在好得多。

人们肯定需要一种语言的新秩序,但是目前还没有发展到这个阶段。国际世协曾经探讨过,现在有国际政治新秩序,有国际经济新秩序,什么时候才能建立国际语言新秩序。但是现在人们都忙于生存和发展,语言的问题必须要物质基础达到一定的阶段,才有可能实现。

中国会讲世界语的不到1万人

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在北京西城区一座普通的办公楼里,但就在四楼的半个楼层,就汇集了中国世界语出版社、《中国报道》网站等重要的宣传媒介。在这里,世协会长谭秀珠、秘书长于涛、工作人员向红给记者上了一堂生动的世界语课。

根据中华世协提供的资料,现在世界语已传播到120多个国家。约有一千多万人掌握和使用这种语言,已被应用于政治、经济、文教、科技、出版、交通、邮电、广播、旅游和互联网等各个领域。

世界语大概是在清朝末年传入我国的,至今已经有100年历史。曾有一个统计数字,我国有40万人学过世界语,但现在经常讲世界语的不到1万人。

目前在我国,有中国网、中国报道杂志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都运用世界语向世界介绍中国,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1982年成立的中国世界语出版社还翻译出版了《红楼梦》等200多种世界语图书。

目前,会讲世界语的大部分是从事教学或研究翻译等专业工作。在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学世界语的目的很功利,但后来发现它并不可能像学英语一样很快带来经济上的或者学业上的回报,于是渐渐退出,学习世界语的热潮也很快降温。坚持下来的这些人中,很多都是纯粹出于兴趣。“每个坚持学习世界语的人,都能从中找到对自己有益的东西。就像有的人爱下棋,有的人爱打牌一样,其实通过世界语也能够认识很多人,交朋友,开眼界。”
目前,我国有些大中小学把世界语当作第二外语来设置课程,有的省份还把世界语作为可以评职称的第二外语。1982年以来,教育部批准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同北京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8期高等院校世界语教师进修班,为78所大学培训了132名教师,这些教师回校以后大多数开设了世界语课,约6000名大学生选修了世界语。现在仍有北京外国语大学等一批大学坚持开设世界语选修课,并按教育部颁布的世界语第二外语教学大纲和规定的教材授课,按学分制计入学生的成绩档案。其中,北京广播学院为专业世界语单位培养了几批世界语专业毕业生,于涛和向红都是在那里学习的世界语。

世协大会也是一个项目

国际世界语大会由国际世界语协会主办,东道国世界语协会承办。第89届国际世界语大会将由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承办。

按照国际惯例,参加世协大会的各地世界语协会都要主动向国际世协交纳会费,而作为主办方的国际世协,把大会当成像奥运会一样的项目来经营和运作。大会需要的费用都是通过会议本身来获得。

中国曾经主办了1986年第71届世协大会,作为承办方,承担的主要是一些联络工作。而中国政府为表示支持,在免费会场方面提供了方便条件,一般政府不会提供多少经费。不过,承办这样的国际会议还是会带来一些经济效益,不过都体现在旅游、宾馆等方面。“我们的目的是向他们介绍中国,宣传中国。”谭秀珠会长说。

原载《中国商报 · 新闻周刊》2月10日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