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语黄鹤楼会议

黄鹤楼会议花絮

韦  山  Trigo


                                        来之不易的请假
西藏民族学院世界语班的学员们在听说将要召开黄鹤楼会议的时候,就打算前往参加。后来由于经费等原因一直没有最后落实参加会议的人员。直到4月25日,才最后决定由7人组成一个团队参加会议。这时候武汉的彭争鸣先生不断来信息催问确定人数以便安排购票等事宜。我们在确认了人数以后,先后在西安和武汉订购了往返车票。但是在4月27日,吉米由于临时有事情不能前往武汉,提出退票(使我们尚未出师先受退票费经济损失)。到了28号晚上,又突然得知西藏民族学院领导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决定不准许学生提前请假离校。这就使我们处于一个很尴尬的位置,一方面我们已经承诺了武汉方面的邀请,另一方面退票的话会有很大的经济损失。于是韦山和王天义连夜打电话与学院外语系领导同志联系商量解决办法,反复说明该团队参加会议的重要意义,请求系领导同志的支持。最后他答应明天向院领导汇报。29日上午王天义同志又起草公文给学院领导发送传真,说明情况。最后在将近12点的时候得到学院领导的答复,终于同意学生们提前一天离校参加会议。这时候我们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于是我们马上通知武汉方面并且打电话和学生们联系,可是学生们提供的3部手机都停了机,一直联系不上,真是令人焦急。直到下午2点才和同学们接上头,得知他们将在下午2点半乘坐火车赶赴西安,会同我们一起乘车前往武汉。
4月18日全国铁路提速以后快车快了,可是普通客车却依然如故甚至还慢了。我们为了节约开支买的是普通客车硬座。由西安到汉口要坐16个小时的火车,而且由于是假日期间,旅客特别多,车厢里挤得满满的。但是这样也没有减弱同学们的热情。我们在闷热的车厢里又开始了列车学习班。我们的歌声和世界语学习吸引了很多旅客的观看,并且询问我们说的是什么语言。万树斌还打开了电脑,为同学们播放世界语动画教学片。我们的学习赶走了困倦,直到深夜才结束。

                                       夜半故人来
将近凌晨3点,我被一阵敲门声惊醒。连忙开灯起床,只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韦山老师,是我,张学岭...”
来人是解放军空军某部上尉军官张学岭同志。80年代中期当他还是一名军校学员的时候曾经师从刘明辉学习世界语,是刘明辉的得意弟子之一。当时他曾经积极参与长春世界语协会的活动,所以和我也非常熟悉,堪称老朋友了。后来他毕业下了部队离开长春以后我们就失去了联系。在来武汉开会的前夕,我在网上看到张雪松先生给我发的一个帖子,说我的故人张学岭现在在信阳学习,听说武汉要召开世界语会议,想去参加,希望和我联系。于是我把电话告诉了张雪松。28日晚上张学岭给我打来电话,说现在还不能确定能否请下假来,将尽量争取去武汉参加会议。30号我到武汉以后,张学岭又发来信息,说部队不放假,但是最后争取到一天假期,将在5月1日凌晨两点赶到武汉,问我会场和住所。同时他也通知了彭争鸣先生。彭争鸣表示要留在旅馆和我一起等待张学岭的到来。可是我们考虑到彭争鸣已经几天没有休息好了,不想让他再辛劳至半夜,于是我和天义把他劝回家休息。我们等待张学岭的到来。由于一路上的劳累,我和天义都昏昏沉沉地睡着了。不巧的是我的手机也没有电了没有收到他发来的到达武汉的短信息,害得他自己查找了半天,最后凭借现代军人的素质自己找到了我们的下榻之处。
在随后的交谈中我才了解到,他下部队以后由于工作繁忙,没有能继续参加世界语活动,但是他一直没有忘记世界语。这次是偶然从网上看到了世界语的消息,就近在信阳找到当地世界语者张雪松,才和世界语组织建立了新的联系。他表示,回去以后要重新把世界语捡起来,加强口语训练,争取到北京参加国际世界语大会。

                                     来自各地的礼物
各地的世界语朋友为了给黄鹤楼会议助兴,赠送了一些礼物给会议。现在按照赠送时间先后介绍如下:
1、山西世界语者赵云峰在4月中旬就向湖北省世界语协会办公室寄来了60本精美的小笔记本。湖北的同志雕刻了一枚黄鹤楼会议纪念章,用世界语刻上了会议名字,地点和日期,然后盖在笔记本上装进了代表们的材料袋里,是送给同志们的第一件礼物。
2、河北世界语者钱丽芬在会议前夕赠送给湖北世界语协会办公室6盒大麦芽保健茶,供开会的代表们会议期间饮用。
3、江西代表向湖北省世界语协会和会议赠送了由张甦同志书写的两幅条幅,对会议表示祝贺。
4、湖南省世界语协会会长刘铁山制作了一批精美的柴门霍夫像纪念章,特意带到武汉向每位参加会议的代表赠送一枚。大家都对这枚精致的纪念章赞不绝口。刘铁山先生还向国际世界语大会赠送了一批柴门霍夫像纪念章。全国世界语协会谭秀珠会长代表大会组委会接受了赠品,并向刘铁山先生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5、广东省世界语协会的代表刘伟壮先生也向代表们赠送了广东世界语协会制作的精美的绿星章。
6、湖北省世界语协会向各位代表赠送了在这次会议上首发的纸张版国柱专辑《中国心》。


                                        忙碌的记者
来自国际广播电台的两位记者李玉萍和于建超是大会上最忙碌的人员之一。他们除了按时参加会议,采访会议的全过程之外,还抓紧休息时间对来自各地的代表进行采访。5月1日中午饭后,他们不顾疲劳,放弃休息,连续作战,把来自西藏的世界语者邀请到他们的驻地进行录音采访。5月2号会议结束以后,于建超同志又在戚建同志的陪同下,冒雨出发前往荆州进行采访活动。向辛勤工作的记者同志们致敬。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在武汉召开的世界语会议上第一次使用了多媒体技术。来自北京的赵广周先生在宣读论文时候,采用多媒体技术演示所宣讲的论文内容,使大家感到耳目一新。虽然在别的地方可能这并不是一件新鲜事情,但是在武汉的世界语会议上还是首次应用。并且由于硬件不够过关,还没有达到完全令人满意的效果。记得会前上海的郭兴尧等同志对会议采用高科技手段提出过一些很好的建议,胡国柱同志也在网上和他们进行过探讨。只是由于目前湖北世界语协会在这方面的软硬件都还不够理想,所以没有能够实施。从这件事情看出,我们也要在现代技术的应用上跟上时代的潮流,不断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为会议服务,不断提高我们会议的档次。

                                         现场报道
为了能让关心黄鹤楼会议的同志们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会议的进展情况,彭争鸣秘书长把会议报导的任务交待给了我。并且告诉我采用手机短信息的方法通知远在石家庄的钱丽芬同志,由她在接收到短信息的同时,把会议进行情况及时地转到绿网论坛上。(因为在五大期间,我曾经采用过这样的方法传递信息)在目前的设备情况下这也是唯一可以采取的报导手段了。只是匆忙中难免有一些小错误,还请各位看官批评指正。

                                  东湖世界语馆的捐赠活动
按照会议的议程,5月2日下午是半日游,代表们游览市容市后参观东湖世界语馆。由于天公不作美,大雨倾盆,代表们只能坐在汽车上绕城兜了一圈。据说中途在二桥下了车观看了一阵景致(由于我没有跟车前往,所以无法报道游览详情)。最后来到了坐落在东湖之畔的世界语馆。馆主彭争鸣先生和我在门口恭迎各位代表前来参观。代表们观看了世界语馆林林总总各种各样的世界语的收藏品和图书之后十分感兴趣,叹为观止。纷纷在留言簿上签名留念。
嘉宾主持人韦山在现场主持了捐赠仪式。首先,谭秀珠会长向东湖世界语纪念馆捐赠了他多次在国外访问时得到的世界语大会使用的文件袋和一些布口袋,还有一些精美的世界语纪念章。她表示,今后还要继续为东湖世界语纪念馆丰富藏品。接下来,刘伟壮也代表广东世协向彭馆主捐赠了绿星章。看到这里,姜祖岳老先生也不示弱,让湖南的代表向彭馆主捐赠了柴门霍夫像纪念章。随后,张常生代表常州世协向纪念馆捐赠了一些日本出版的世界语书籍。无独有偶,彭馆主说前不久才收到了日本朋友捐赠的59本世界语书,正好和张先生的赠书放在一起。彭馆主还说,东湖纪念馆欢迎大家有闲的时候来东湖纪念馆小住,读书、研究、写文章。韦山先生建议大家向东湖纪念馆捐赠与自己有关联的世界语纪念品,大家共同把东湖世界语纪念馆建成中国第一家世界语博物馆。
来自西藏的世界语者们向彭馆主敬献了签有他们姓名的哈达。后来他们还提议,向世界语的老前辈和为援藏做出贡献的同志们也敬献哈达以表达他们的敬意和谢意。于是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谭秀珠、李士俊、胡国柱、李玉萍、姜祖岳和胡旭同志也接受了藏族同学们敬献的哈达并且同他们合影留念。藏族学生贡嘎坚参代表同学们讲述了参加这次活动的感想,表示要学好世界语,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语者,为今后在西藏地区推广世界语做出贡献。同时他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世界语者关注西藏世界语运动并且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欢迎大家到西藏做客。李士俊老师当场表示要回赠给藏族学生们每人一本由他亲自签名的他编著出版的新书。
 

                                  最老、最早、最好
李士俊院士是本次会议最年长的代表,也是到达会议驻地最早的代表,同时,象在其他世界语活动中一样,他还是使用世界语口语最多、最好的代表。
李院士4月29日大清早就抵达武昌。由于大批代表会在30日到达。我还能够一边以手机负责会议的联络工作,一边陪同李老实现他的几个愿望:专访60年前的老同学、老战友、湖北世协前理事长张天心先生、专访东湖世界语馆,并顺便看望自己的表姐。
这一整天,我真正领教了李老的健谈和精力充沛。81岁的人,一天下来,马不停蹄,晚餐后,还坚持要在房间等待将要到达的其他代表聊一阵,直到午夜。
他坚持和年轻代表住在一起,为的是引导他们多讲世界语。
他还现身说法,鼓励同龄战友、已经抱病多年的张天心老不要放弃,争取康复。
李院士,老树长青!
还有聪明的学生肖燕旬,做了聪明的选择:全程陪同李老,全程受李老语言和人格的熏陶,比读博士还专门。(trigo)


                                  半是主人,半是客
本次会议有3位特殊的代表:来自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李玉萍老师,来自云南昆明的戚键和来自深圳的方勇。他们3位都是在外地工作的湖北人,专程回武汉为黄鹤楼会议捧场。
不仅仅是捧场。比如李玉萍老师,湖北世协成长到如今的25周岁,当年她曾来家乡采访,奔走游说于各重要人物之中,为协会的成立起了很大作用。多年来,作为协会的荣誉会员,总是对家乡的世界语活动倾注极大的关怀。
长期客居云南的戚键,20多年前在武汉成为世界语的积极分子,如今渐入中年,从来都没把自己当做湖北世协的客人。这次又千里之外,赶回武汉,尽地主之谊,东道主之职。(他还说,在会上,作为黑龙江的女婿,他愿意代表黑龙江世界语者发言,请黑龙江的朋友接纳和理解)
方勇也是早年在湖北老家与世界语结缘,多年来一直在深圳等地打拼,但对世界语痴情不改。这次,他在会议开到一半的时候得到信息,立即连夜从深圳赶往武汉,参加家乡的世界语会议。还陪会后旅游的客人到老家荆州游览。
三位:请常来家乡做客、做主!(trigo)


                                  学究、先生、小舅子
这次陪6位西藏学生来参加会议的,除了他们的老师韦山外,还有西安世协的专员王天义和万树彬二位。二位专员当然还另有任务:应邀为大会提供世界语书刊、光盘销售服务。韦山更担任了多重角色:手机短信和远在石家庄的钱丽芬配合现场报道,客串东湖世界语馆捐赠仪式主持人等。他们的到来,和西藏学生的出场一样,为大会增添了色彩。
带西藏学生来参会,主要目的是让他们体验世界语者聚会的友好气氛,同时,作为初学,也得到语言上的练习。现在,我可以断言:这两个目的达到了。
由于前不久在西安顶替了韦山几天,教他的学生,也借机观摩了一下西安世协的工作,对他们几位的了解增进了一层。
有人说王天义是个成功的世界语商人,也许是。但我看得更真切的是他对世界语学术上十分钻究的一面。从他废寝忘食赶办小刊长坐电脑前的身影,从他接世界语咨询电话慢条斯理、孜孜不倦的声音,从他和你探讨世界语语音、语法以及文化现象的执着精神,在我眼中,他更象一位饱学多闻的世界语学究。
韦山的“世界语先生”称号决非虚有其名。想他这几年东西南北网,风波雨中行,确实于世界语活动的宣传和发动,功莫大焉。没有谁给他发奖金,时不时还有些质疑的冷语,都不减他爱世的热情。在西安的生活条件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在路上则常常是夜车硬座伺候。真的,我很佩服他的勇气、机敏和直率,以及似乎无尽的精力,完全看不出有病在身。
万树彬,我戏称他为“世界语小舅子”,因为他之渐渐从开始不自觉到现在自觉地搞世界语工作,完全是受其堂姐夫王天义的影响。可千万别认为他是在西安世协混饭吃的!很多人可以见证:没有万的协助,王的世界语活动,西安世协的工作,效率要低许多。令人高兴的是:小舅子的世界语水平在不断提高。昨天,我们坐在武汉的饭桌边,王天义还不断用手机发来世界语短信,要求小舅子翻译成汉语向我们转述!(trigo)


                                        E者的品格
会议期间黄石的朋友徐凤平请求我一定要写一下文刚的故事,现遵嘱记录如下。
江西世界语者文刚,多年来一直执著地致力于世界语运动。这次黄鹤楼开会,他决定参加。可是由于他的经济状况很不好,两夫妻每月只有800多元的收入,他的夫人就不同意他参加会议。最后无奈他自己只好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话,说是曹雄林为他承担一切费用。这样他才得以来参加会议。徐凤平问他那么会议的费用是哪里来的,他说是平时一点一滴节省下来的,甚至连过早的钱也节省下来为了参加活动。另外他带了孩子一起来参加会议。在会议期间用餐,如果他多领一套餐食也不会有人说什么,可是他说孩子不是正式代表,没有交会费不能多领。于是他就和孩子共吃一套餐食。就是这样,他还是对世界语痴心不改,一如既往,为世界语运动默默地做着贡献。多么可贵的精神!多么可贵的品格!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