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五月”赤红的心


——日本国际主义女战士绿川英子在武汉
胡 水 清


在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有一位高尚的日本姑娘始终站在中国人民一边,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世代友好,毫无保留地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她,就是值得我们永久怀念的国际主义广播女战士、日本的世界语作家绿川英子。
绿川英子本名长谷川照子,1912年3月7日生于日本山梨县猿桥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父亲长谷川幸之助在当地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土木工程师。绿川英子从小勤奋好学,有主见,富有正义感。凡是她看准了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底,决不半途而废。她的父母和姐姐都说她有男孩子的性格。
1932年6月,她在奈良女子高等师范读书时开始学习世界语,后来在东京加入了“日本无产阶级世界语者同盟”(JPEU) 。 1936 年春,绿川英子结识了在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的中国学生刘仁,他俩因共同热爱世界语而彼此产生了恋情。半年后,绿川英子便不顾家庭的反对和社会上的流言蜚语,毅然嫁给了刘仁,并于 1937 年 4 月 15 日登上英国邮船“皇后号”,航行 4 天,为追随丈夫,抵达中国的上海港。此时正值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前夕,因此有人说她是“走在火焰上的女人” 。
她到上海刚刚两个月,就参加了上海人民要求释放救国会“七君子”而举行的示威游行。她是这支爱国洪流中唯一的一名外国人,她高举拳头呼喊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 义!”“释放我们的领袖!”她与示威群众的心在一起跳动,血在一块儿沸腾。
绿川英子在上海目睹“八•一三”事变,对日本帝国主义者的兽行极为愤慨,于是提笔为中国无产阶级世界语者联盟的对外刊物《中国怒吼》写下了《爱与憎》、《中国的胜利是全亚洲明天的关键(致日本世界语者的信)》等文章,公开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后来,在武汉出版的《新华日报》于1938年6月8日全文转载了《爱与憎》,并加编者按说:“这篇文章,是一个住在中国战区中的日本女世界语者所写的,这里强烈地表示她仇恨日本帝国主义的思想和情感,并且对其本国弟兄呼吁:‘不要白流掉你们的鲜血,你们的敌上不是在隔海的这里。’”《爱与憎》用诗一般的语言,满怀深情地写道:“我爱日本,因为它是我的祖国,在那儿 生活着我的父母、兄弟姐妹和亲戚朋友——对他们,我有着无限亲切的怀念。 / 我爱中国,因为它是我新的家乡,这儿在我的周围有着许多善良和勤劳的同志。 / 我憎恨,我竭尽全力地憎恨在两国入民之间进行的那种屠杀 ”。“我的心叫喊 着 :为了两国人民,停止战争!”在《中国的胜利是全亚洲明天的关键》一文中,绿川英子进一步指出:“在中日两大民族之间不存在根本的仇恨。”“在这次战争里,中国的胜利不仅意味着中华民族的解放,而且也意味着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远东所有被压迫人民的解放,它的确是全亚洲和全人类明天的关键。”
绿川英子从事世界语写作时,用的笔名是Verda Majo,意为“绿色的五月”。“绿色”是世界语的标志,“五月”是全世界工人阶级的战斗节日 。 这一笔名表明她决心以世界语为武器,为中国人民和世界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而战斗 ! 她的心是那样的赤诚,感情是那样的炽热!
上海成为“孤岛”以后,绿川英子夫妇辗转于广州、香港之间,后经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的帮助,于1938年6月底来到了当时的抗战首都武汉。绿川英子被安排到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对日宣传科工作,充任中央电台的日语播音员。郭沫若在武汉第一次见到绿川英子时,深情地对她说:“我是抛妻别子逃回中国的,而你是离父别母到中国来的,你吃了那么多的苦,担了那么大的风险,真是不容易呀 !”绿川英子抬眼望着郭沫若那慈父般和善的脸,回答道:“当我终于在战争第一周年的前夕,被允许公开参加中国抗战之时,我是多么喜悦和充满希望啊!”郭沫若为此亲切地鼓励她:“我相信你会干得很好的,我们非常需要象你这样的人和我们并肩战斗。”
  绿川英子在武汉战斗了三个多月, 主要是用日语从事反战广播工作。在这一段时间里, 她的生活十分充实, 显得精神振奋, 工作紧张, 心情也无比欢畅。她亲眼看到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热情, 并以一个战士的姿态, 投入中国抗日战争的洪流。她通过广播向日本的国内人民、向正在侵略中国的日本士兵、向全世界的公正舆论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她那柔和的嗓音, 流版的日语, 如同电闪雷鸣, 搅得日军侵华士兵的心中不能平静, 收到了巨大的攻心效果。
  绿川英子传播真理的声音, 使侵略者陷入慌乱, 日本特务机关使用了各种手段, 企图侦察出这个播音员是谁。但同时她也受到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欢迎和尊敬,有位朝鲜世界语者安偶生就曾写诗献给绿川英子, 赞颂她是一只美丽的“和平鸽”。
  绿川英子在武汉, 不仅从事抗日反战的广播工作,而且积极参加我国文艺界的抗战活动。1938年7月29日,“文协”在汉口江汉路法比瑞同学会举行欢迎英国女作家阿特丽(《日本的泥足》的作者)的茶话会,出席者有老舍、胡秋原、邵力子、胡风、盛成、白薇等共 30 余人。绿川英子也应邀出席, 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表示愿意在反法西斯战线上, 向阿特丽女士学习,向中国作家学习,“ 我希望中、日、英三国人民团结起来, 共同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绿川英子在武汉还会见过一位东北抗日游击队员的母亲, 受到极其深刻的教育。据此, 她写了一篇《赵老太太会见记》发表在“文协”会刊《抗战文艺》第2卷第4期上。这篇报告文学的原题是世界语《Homo Kun Rekta koro》, 意为 “心直的人”, 中文是叶籁士翻译的。作者细腻地描绘了这位58岁的中国老太太爱憎分明, 英勇斗争的感人事迹。在敌人面前,“苦刑也罢, 诱惑也罢, 都撼动不了她铁一般的意志”。赵老太太明确地对作者说:“如果你们以为我们恨日本人, 那你错了。侵略中国的只是一部分日本人……, 中国是讲礼仪的国家, 我们从来不欺侮别人。要是有一天中国要侵略日本, 我赵老太太决不参加!”这掷地有声的誓言使绿川英子久久不能平静。同时她还牢牢地记住了赵老太太的叮咛:“心直的人是伟大的, 一定会成功的。绿川女士, 你应该为咱们两个国家努力工作。”
  1938年8月20日, 绿川英子又用刚刚学会的汉语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日本朋友慰劳信——绿川英子致我前线士兵书》, 表达她对“拿自己的血肉来保卫中华民族的英雄们”的崇高敬意。她坦诚地说:“假如我有百个身体, 要到前方的日本军队去, 同他们好好儿谈一谈, 不让他们再杀中国兄弟、中国老百姓。假如我有千只手, 要到所有战线去, 给你们中国士兵绷一绷受伤的地方, 替你们洗一洗衣服。但可惜得很, 我只有一个身体, 只有两只手, 只有留在汉口, 帮你们做点后方的事情。但, 我努力的做下去, 因为这也是必要的。”这又是一种何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啊!
  绿川英子在武汉用“越过无数重的海、山的电波”从事反战宣传的光辉业绩, 赢得了广大中国入民的信任、尊敬和爱戴。中国诗入田间远在西安, 专门写作一首《给V、M、》( 即绿川英子笔名开头的两个字母),寄往汉口, 发表在胡风主编的《七月》第2集第12期上。全诗如下 ——
V、M、同志!
把亚洲的命运从法西斯蒂的地狱里
解放出来。
在你底故乡, 在你底祖国,
你听到——
日本
和它底人民,
企图自杀的
呼声吗?
而V、M、呵!
你不能
站在悲剧里,
随着哭泣,
必需领导
兄弟们
起来,
战争……
——把亚洲的命运从法西斯蒂的地狱里
解放出来,
V、M、同志!
  1938年10月26日, 武汉沦陷的第二天, 绿川英子被迫撤离汉口。不久, 日本东京警视厅就探悉到了原来操着流利的日语进行反战宣传的播音员叫长谷川照子。11月1日, 日本东京报纸《都新闻》在头版显著位置登出了绿川英子的照片, 并骂她是“失去了夸耀的大和抚子”、“用流畅的日语, 恶毒地对祖国作歪曲广播的‘娇声卖国贼’”、“赤色败类”。同时,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还给她的父亲写恐吓信,逼他“引咎自杀”。面对如此残酷的迫害, 绿川英子坚定地表示:“谁愿意叫我卖国贼, 就让他去叫吧! 我对此无所畏惧。”后来, 绿川英子夫妇又转移到大后方重庆继续战斗。在重庆, 周恩来会见了绿川英子, 当面鼓励道:“日本帝国主义者把你称为‘娇声卖国贼, 其实你是日本人民忠实的好女儿, 真正的爱国者。” 绿川英子听了以后非常激动, 她表示:“我愿做中日两国人民的忠实女儿。”
  抗战胜利以后, 绿川英子夫妇根据组织安排, 于1945年11月取道武汉, 到了东北解放区。她担任了东北教育委员会委员和东北社会调查研究所(所长徐寿轩)研究员, 并应邀到东北大学讲课。从此, 她又满腔热情地投入了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和人民政权的经济文化建设。
  1947年1月10日, 绿川英子在佳木斯市因人工流产感染而不幸去世, 终年仅35岁。同年4月22日,她的丈夫刘仁也因肺水肿病故。他们共同遗下了一子刘星,一女刘晓兰。
  1983年8月,经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在佳木斯烈士陵园为这对异国夫妻重修的纪念碑和陵墓落了,它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对这位国际主义女战士的崇敬和热爱。
————————————————
来源于《武汉风云人物》一书,1991年1月第1版。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