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世界语运动的一些思考

侯志平


    世界语传入中国已经年愈百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作为一个清醒的世界语者,既不要为成就而陶醉,也不应为问题而气馁。面对新世纪的来临,我们应当冷静地分析形势,把握全局,沉着应对。

一、要充分肯定后五十年的成就

在世界语传入中国一百年中,如果以新中国诞生为标志,正好是前后各五十年。后五十年虽然是在继承和发扬前五十年的光荣传统上发展起来的,但勿庸讳言,后五十年的成就大大超过前五十年,并引起了国际世界语界的注目,在国际世界语运动史上抒写了光辉的篇章。刚刚出版的《世界语在中国一百年》一书以翔实的资料和充分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这主要表现在:

1、我们有全国统一的世界语组织──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它在全国世界语运动中不断地发挥联络、协调、服务和指导作用。这在旧中国是不可能实现的。

2、我们有遍布各地的省、市世界语组织,青年、科技、医学、教师、铁路、围棋、集邮等全国性的专业组织也相继成立。它们在宣传、推广、应用世界语方面是中坚力量,为我们的运动培养了一批世界语者和世界语人才。世界语组织之广,学习世界语的人数之多,是今非昔比的。

3、近二十年来,世界语运动的政治、社会、舆论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当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那样支持世界语运动。在社会各界,特别是政治、科技、文化、教育、新闻、出版界,上层人士和知名人士同情和支持世界语的人数之多,层次之高,也是其他国家所不能比的,更是解放前所不及的。世界语之友会的成立就是最好的说明。尽管有时我们也能听到一些消极评论世界语,甚至诋毁、反对世界语的声音,但是在报刊、杂志上,在电台、电视台正面介绍世界语,积极评价世界语运动的声音还是多数,许多电台、电视台还举办了世界语讲座,这种情况远远好于旧中国,这在其他国家也是不多见的。

4、我们的《中国报道》即将迎来五十年华诞,国内运动的刊物《世界》杂志至今创刊18年,就创刊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影响之大,在中国世界语运动历史上也是首屈一指的。特别是图文并茂的《中国报道》杂志,在报道新中国、促进中外文化、科技交流以及各国世界语者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受到国际世界语界的赞誉。中国国际电台的世界语广播就覆盖面之广,播音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在全世界的世界语广播中也是数一数二的。我们还有自己的世界语出版社。建国五十年来,我们出版了427种介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文学和基本知识的世界语图书,其中包括《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诗词》、《鲁迅小说集》、《红楼梦》、《水浒传》、《论语》、《聊斋志异选》、《家》、《日出》、《雷雨》、《骆驼祥子》、《屈原》、《中国诗歌选译》、《中国古代小说集》、《中华五千年》、《中国小百科》以及《世界语汉语词典》在内的重要著作。这在解放前是不可想像的。

5、世界语在教育领域的进展也令人欣慰。中国教育部已正式承认世界语可以作为大学的选修课和第二外语,并正式确定了世界语第二外语课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五十年来曾经开设世界语课的大学达到135所。各种函授、刊授、讲习班此起彼伏,培养了一大批世界语者和世界语专门人才。通过世界语考试,晋升各种职称的人数数以百计。

6、中国世界语者与国际世界语界的联系越来越广泛和频繁。1980年国际世界语协会接纳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为团体会员,巴金、胡愈之、陈原先后当选为国际世界语协会荣誉监护委员会委员,李士俊、谢玉明当选为国际世界语学士院院士。二十多年来,我们每年派出世界语代表团出席国际世界语大会。在中国还先后召开了第71届国际世界语大会、第五次太平洋地区世界语大会、第一届亚洲世界语大会。与各国世界语者进行各种联系和通讯的世界语者更是比比皆是。这些在中国世运史上创造了新的纪录。

以上六个方面足以反映五十年来我国世界语运动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前五十年比较,我们的运动可以说是大大发展了,我们应当从一个历史时期和发展的总的趋势上评价我们的运动。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把握世界语运动的主流,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满怀信心去迎接未来。

二、要充分认识世界语运动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自从世界语于1887年诞生以来,柴门霍夫为此奋斗了一生。他把自己的全部青春、才华和毕生的精力都无私地奉献给了世界语事业。他逝世后,不少志士仁人也为它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尽管当今学习世界语的人越来越多,应用的范围和领域越来越广泛。但是环顾四周,英语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而世界语的推广却举步维艰。这是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根源的。分析这些情况,对于我们冷静地分析形势,脚踏实地开展工作很有必要。

十九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对外扩张,在国外建立了许多殖民地,尤其是英国,它的势力,遍及全球,被称为“日不落国”。他们对殖民地国家除了政治上的压迫,经济上的掠夺,军事上的占领外,还强行推广他们的语言和文化,企图培养一批忠实于他们的奴才。二战以后,美国迅速崛起,取代了英国的地位。九十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更是独自称霸世界。由于它在政治、军事上仍占着很大的优势,经济上强大、科技发达,许多国家为了同它发展政治、军事上的关系,同它经商,发展贸易,得到它的援助,学习它的先进科学技术,必须懂得英语。由政治、经济上的霸权,产生了语言上的霸权。各国为了学习英语,需要购买他们的教材和视听材料,需要派学生去留学,仅此一项,为英语国家带来取之不竭的财源。所以美国和英国等国家是既得利益者,所以他们的政府不会放弃英语而去推广世界语。而发展中国家呢?他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政治上的独立,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解决吃饭、住房、教育等生存和发展问题仍然是他们的首要任务。他们也没有更多的财力和精力去推广世界语。加之世界语在当前的应用领域有限,懂这种语言的人还不多,掌握了世界语既不能给他们解决工作问题,也不能为他们带来种种实惠,所以学习世界语的人不可能像学习英语的人多。

另外我们还要看到,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自尊心和尊严,他们对自己的文化、语言有着特殊的感情,对其他语言有天然的排他性。加之他们对世界语还有种种误解和偏见,例如,有人认为,学习世界语就意味着要用世界语取代民族语;世界语是人造语,没有民族作基根,要发展很难;世界语太简单,很难表达人类的复杂感情,如此等等,也影响着世界语的推广。

总之,由于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民族心理和传统习惯等等因素的存在,这就决定了,我们宣传、推广世界语,实现柴门霍夫的理想,所要走的道路是非常漫长而艰难的。也就是说,世界语的推广和应用、世界语运动的发展,是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等条件的制约的。在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占支配地位,而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还陷于贫困和落后,忙于解决生存和发展的形势下,在国际交往中英语仍将长时间占有主导地位,世界语的推广和世界语运动的发展将遇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强大阻力和制约。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纵观世界历史,可以得到这样一条结论:一种民族语言的推广常常是以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为其后盾的。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扩张的地区,就是这个国家的语言扩展的范围。以拉丁语为例,中世纪西欧各国曾以它为宗教、文化、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共同书面语。它是随古罗马帝国的扩张而传布到西欧各地的。后随着罗马帝国的崩溃而分化成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在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俄语曾盛行于东欧各国和我国,那是因为由于有一个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存在,但随着苏联的解体,俄语不再成为热门。

随着世界多极化形势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的崛起和发展中国家的日益强大,英语的主导地位必将受到削弱,到各个国家和他们的民族语真正成为平等的一员时,也许才是世界语推广和发展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的到来,还需几代、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陈毅副总理、胡愈之副委员长教导我们,做世界语工作要“细水长流, 不要太急”,正是这个道理。我们的立足点应建立在长期的艰苦奋斗上。只有这样,世界语运动才能稳步发展,我们的理想才能逐步变为现实。在推广世界语中,任何过激的言论和过火的行动,都会对我们的运动带来损失。

三、要进行认真反思,看到运动中的问题和不足

世界语传入中国一百年, 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这方面,许多世界语刊物已经发表了不少文章。但是对世界语运动中的问题和不足,还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这里限于时间和篇幅,只提出一些观点,不再举更多的实例。

1、 在宣传中存在着片面性。有的人夸大世界语的传播范围和作用,说现在在全世界有几千万人懂得世界语,已经推广到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宣传学了世界语走遍天下,可以同外国同行进行广泛的学术、文化交流。有的过分宣传世界语简单易学,而忽视中国人学习外语的艰巨性,忽视不具备相应的语言环境和众多的世界语书刊资料问题。这种片面性的宣传常常使许多人高兴而来,败兴而归。

2、过多地重视运动而忽视世界语的学习和提高。许多地方世界语的宣传和活动搞得轰轰烈烈,但在认真地学习语言方面下功夫不够。由于世界语水平有限,不能同国内外世界语者进行很好的交流。这些地方,世界语运动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能持久。我们应当养成学习世界语的风气,培养更多的世界语人才。我们的世界语人才太少了,与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极不相称。

3、世界语者之间的不团结造成世界语组织中内耗很大。有的省、市世界语组织,领导成员之间,或新老世界语者之间,经常为一些事闹矛盾,互相拆台,甚至造成世界语协会长期瘫痪,既影响我们的运动,又损害世界语的形象。分析其原因,还是种种“私字”作怪。解决矛盾的办法,最好是学习老一辈世界语者无私奉献的精神,各自多做自我批评,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求大同,存小异。

4、我国还没有产生像G·瓦林铿、J·C·威尔斯、I·拉柏那、汉弗莱·汤金、蒂波尔·塞盖依、卡贝、尤里·巴基、卡尔曼·卡洛采、威廉·奥尔德那样著名的世界语语言学家、国际活动家、诗人和作家,其原因之一就是,在前五十年,我国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战争连绵,世界语运动相对滞后;后五十年政治上长期封闭,政治运动不断,经济上不发达,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比较低,世界语运动还不很发达,语文水平还不高。但是,在我们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已经二十多年,经济上已经逐步发达起来,人民生活和文化素质显著提高,特别是学习外语的风气已蔚然成风,世界语运动已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当鼓励更多的人潜心研究世界语语言学、世界语史,积极参与国际世界语运动,努力进行世界语的翻译和原文创作,在世界语的各个领域,应当有中国人的一席之地,涌现一批闻名世界的世界语语言学家、世界语活动家、诗人和作家。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