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语对我教学和人生的改变

侯淑英


      

孩子进入小学后,一向内向的她竟然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而且最喜欢的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语文化周,还时不时地说几句世界语。起初,我不以为然,毕竟英语才是主流。但是一次活动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

在博物馆参加勋章手工制作时,她采用绿色圆片做地球、白色羽毛做鸽子,还镶嵌了五颗闪闪发光的钻石。因为不同于其他孩子的造型,老师觉得挺独特,就让她阐述设计理念。她自信地说:绿色代表人类一家,白鸽代表和平,五星代表五大洲。老师和其他孩子向她投来疑惑的目光。只见她从容淡定地接着说:1887年,有一位波兰眼科医生柴门霍夫博士创造了世界语,他希望人类借助这种语言,达到民族间相互了解,共建平等、博爱的人类大家庭,而绿色恰恰是世界语的文化色。她给大家解开了疑惑,还宣传起了世界语。我为她的胆识骄傲,同时也在想,世界语有什么魔力能使一个内向的女孩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从此,我也加入了学习世界语的行列。20177月,我参加在韩国首尔举办的第102届国际世界语大会,孩子也参加了第 46届国际世界语儿童会。几年的世界语学习,不仅改变了我的女儿也改变了我的生活和工作。

一、以国际的视野发展自己

1. 校长的视野与学生发展基石。这要从孩子所在的学校——太原市柏杨树街小学说起。走进校园,通过“学林道”、走进“读作轩”、漫步“百草园”、徜徉“谦园”之碑廊,无论是伫立在“卧龙灵璧石”前、“木铎”之下,还是沉浸于“绿杨书舍”之书海,甚至于从一块破旧的老挂匾上你都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校园文化气息,触摸到一道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这些用心之设计,不仅体现在其功能上,更是对人的心灵与精神上的沟通与感应。而这些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就是一间间流动的教室、一篇篇凝固的精神教材。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我庆幸我的孩子,在她懵懂少年时,可以在这样的一所小学,丰富着文化底蕴,体验着文化自信。但走在校园,你还可以看到世界语校训,中华底蕴,国际视野,竟毫无违和感。一所学校的精神内核不只是呕心沥血就可以成就的,还与其领导的阅历、视野、价值观、世界观有关系。

在韩寒的《后会无期》里有一句话很有意思,“你连世界都没有观过,哪来的世界观?”亲眼看世界,着实昂贵。但柏杨树街小学的校长魏玉斌却借助世界语与国际接轨,使其成为太原北城一颗璀璨的明珠:校园古朴,而又不失现代;老师大爱,却又与时俱进;学生勤奋,更是快乐自信。这一切都与一位具有“胸怀全世界”的校长密不可分,他勇敢地审视自己的世界观,开放地接纳他人的世界观。资深的世界语爱好者魏校长让每一位孩子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始终坚信的东西,并愿意为之而努力付出。

2. 学生具备开阔的视野,则会主动提升自我。我既是一名柏杨树街小学学生的家长,同时也是一名太原市第四实验中学的老师,更是一名班主任。做班主任最充分的理由就是,我可以更加全面地关注孩子们的发展。因为“我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整个世界”,我以爱、智慧和责任心去教育每一个孩子。但隐隐地,又觉得在教育中缺少一点什么,这使我一直很是困惑。在接触世界语后,它的全球意识、开放心态、文化交流、人类未来的国际视野,一下子把我吸引住了。突然意识到,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优秀的班主任,还要具备一种更加优秀的品质,那就是国际视野。

当一个人有比较宽广的国际视野时,他的知识量、信息量就会比较大,思维更加多元化,文化涉猎也会很多,更容易解决问题。我把这种理念用于我的教学和管理中,连我都没想到会有惊人的改变。学生有了明确的人生方向,学习意识形成,乐学善学。在学校七点之后的无人自习,有几个学生害怕自己瞌睡,竟然站着学习;上操时间30分钟,在做操前会有一些空余时间,他们习惯了拿着书看一会儿;家长们更是感激,原先在家时因手机而引发的战争早已停歇,反而是吃饭前的卷不离手。我不禁在想,我们四实验的孩子们,由于家庭情况较为复杂,从小视野狭、思维局限,但他们却具备淳朴、勤奋和阳光的优秀品质。“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自豪,我与这些正在改变的有志青年一起成长。

二、世界语对我的感悟和启迪

1. 世界语终身学习的理念。安妮,法国人士。在2015年初见安妮时,60岁的她还想着攻读博士学位。她在柏杨树街小学教学几个月,却从未对游览异国的风光产生过多少兴趣,每天置身于这个小小的天地里,上课听课,组织社团活动、家长培训班等,一丝不苟。即使在启程回法国的前一天还投身于教学。使得我的学习观、教学观、生活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李威伦,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教授俄语、西班牙语、世界语,自己学过至少七种语言。通晓多种语言的他,深知学会世界语后,更有利于其它语言的学习, 80岁高龄的他依然活跃在学校的世界语选修课上。他生活乐观、教学风趣.。他说:“Mi laboras por Esperanto ĝis la lasta tago de mia vivo.为了世界语,我将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去年因身体不适进入医院,在住院期间,他把医院当成宣传世界语的阵地,自编网络教材,通过微信组织医护人员学习世界语。我对这样的一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老者肃然起敬。李老师再次让我审视自己的学生观、职业观和价值观。

在世界语界,像安妮和李威伦老师一样终身学习的老师不胜枚举。原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周流溪先生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叶念先老先生,他们虽已是古稀老人,但仍然孜孜不倦地在中国古诗词的翻译和传统文化的介绍上不懈努力,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他们把学习当做一生的追求。而我结识的国外的世界语者,也是如此。从事40多年教学工作的美国人士丹尼斯突然终止在南京大学的教学工作,而回国去上博士。掌握多种语言的台湾工程师李博士,在工作中感受到语言受限的困扰,60岁的他却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世界语。人生旅途中,学习永远在路上。

2. 世界语真正体现了语言多样性和思维多样性。韩国首尔世界语儿童会结束之后,我的孩子羡慕地跟我说,日韩的一些小朋友会讲汉语、日语、韩语、英语、世界语。其他国家的孩子就更不用说了,他们会很多种语言。我也在想这个问题。给我们授课的卡塔林老师会13种语言,而我们只学了除汉语以外的英语,耗时10年还不能进行流利交流与表达,这是一种多么可悲的现象啊!

我去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机缘巧合地读到了冯友兰所著的《中国哲学简史》。从孔子时代直到19世纪末,中国的思想家们从来没有到海上冒险的经历,孔子和孟子的作品里也各自只提到一次海。《论语》:“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孟子》:“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于他们,海是遁世之地,仰叹之所。内陆国家与海洋国家在语言、思维、经济、法律、政治等方面的差别跃然纸上。而今,互联网、云时代已经改变了世界的交流方式,难道我们还要只把眼睛盯着英语这门使用人数多的语言吗?其实“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已经向我们提出了混合性语言的挑战,就让我们以世界语为桥梁,再现当年由于频繁的商贸活动,使丝绸之路上的许多地区都形成“语言富矿”的繁茂景象吧!

3. 世界语让残疾人自信地融入社会。在世界语大会上,除了惊叹这门语言能让不同国家、民族、职业、年龄的人相聚外,还感慨残疾人在这个舞台上的自尊自信。比如丹东的张伟先生,我与他见面前是通过QQ空间了解他的信息的。50岁的他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深造,2009年获得学士学位,之后到韩国一边做生意,一边在仁川大学学韩语。因为世界语,他交友的范围遍布多个国家,而他也走向世界。世界语者就像中国古代的儒者,有一种“大同一家”的情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他的这种生活态度让我很是羡慕。但在20177月,当我到了韩国机场,他接站时,却发现他身患腿疾,走路比常人要困难些。我觉得有些意外,而他却很从容、坚定。他的自信让我心生敬意。他坦然地与我们交流自己患过小儿麻痹症。他的豁达和开朗,更是体现了世界语者心包万象的胸怀。

 

三、世界语与其它语言的渊源

人类语言十分复杂,专家估计全世界大约有5000-7000种语言。过去 300 多年中出现过约 500 种国际辅助语方案,但130年来,只有世界语艰难地生存下来。任何语言,都是由语音、语法和词汇构成的体系。世界语尽管是一门人造语言,但它却具有好多自然语言的特性。世界语著作里40%60%的单词俄国人不用学就能懂,与英语词素有联系的竟占88.2%,法语更多。世界语的词汇总数中,选自拉丁语和罗曼语族的占80%85%,借自日尔曼语族的占10%15%, 其它来源的占5%10%。世界语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大门。世界语是一座桥梁,架起中国和各国语言交流、沟通了解的桥梁。

四、极简生活、炫彩内心

从接触世界语的那刻起,柴门霍夫博士“世界大同,人类一家”的美好愿望一直激励着我,我每天都在学习,每天都能感觉到成长,时间愈加弥足珍贵。扎克伯格的灰色T恤,开启了我的极简人生,现在的我只想专心学习,积累知识,开阔思维,以丰富的信息储备去实现核心素养的教学,还要更有信心地去迎接即将到来的“云教育”“ 未来课堂”。

为了应对未来的无限可能,为了应对世界的不停变化,改变,从当下开始。

(作者单位:太原市第四实验中学)

原载于201812期《山西教育》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