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和理论的实践
Saŭkio


看了胡老师的综合意见,我觉得讨论需要进行,但是讨论只能从理论上阐明,而语言还是实践起关键作用,最终还是语言的使用者,而不是语法大师说了算。在民族语如此,世界语也不能例外。
  从原则上说,是不提倡大量的“民族语”涌入世界语词汇中的。PIV已经够厚了,要是与英语词典平起平坐,谁还愿意来学世界语呢?作为筷子的起源地的世界语者都不强求将汉语的音译进世界语,有什么必要将日语的音引进世界语词汇里呢?这是不言自明的!
  关键还是实践。日本世界语者可能写作比我们多,他们的作品在世界语界流传比我们广。所以欧洲的世界语者就接受了这个has`io了。
  所以,关键还是在我们自己这里。我们不能规定日本世界语者用什么词,但是我们中国世界语者大概可以一致使用某一个词。当世界流传的80%的谈到“筷子”的文章或作品中,都是采用mang`bastonetoj或bastonetoj时,欧洲世界语者就会意识到,还是这样的用法符合中国人的习惯,况且也好理解。
  不要做沉默的中国人!不要做沉默的中国世界语者!张开嘴巴说话,拿起笔写东西吧。


我赞成Saŭkio的意见
WCF


我极赞成Sauxkio的意见:关键还是实践。日本人比我们先进入世界语国度,日本世界语者用世界语写作和参与国际世界语活动都比我们多。宫本正男先生编写的《日本语世界语辞典》收录了大量日本文化中的特有词语,甚至还收入了为数不少的佛教文化词语,这些词语不可避免地要以日语读音形式拼写。这部词典在国际世界语界有着广泛的影响。而我们自己呢?中国世界语出版社出版的《汉语世界语词典》在收词量上和编写质量上,都是不能和人家相比的。所以,我认为与其参与讨论,不如多做些实事。
 


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彭争鸣


筷子比较好意译,有些物事就不那么容易意译的。
最好请王崇芳老师把他的大词典里的有关中国来源物事的词汇(包括一些已经用了日本形式或其他形式的)贴上来,大家学习学习,一个个琢磨琢磨。讨论起来就比较有的放矢了。

这都是一些基本词汇。有些可能已有定译,有些可能有争议。大家不妨查询、试译一下。

阴阳 五行 风水 八卦 编钟 兵马俑 甲骨文 钟鼎文 唐三彩 籀文 猿人 篆书 隶书 行书 草书楷书 拼音 声母 韵母 四声 象形 指事 转注 假借 会意 形声 法家 儒家 墨家 太极 禅让 仁 义 礼 智 信 温 良 恭 俭 让 三纲五常 三从四德 名教 理学 道学 道 道教 功夫 气功 武术 矛 戈 戟 江湖 导引 辟谷 洞天福地 科举 状元 进士 举人 秀才 浑天仪 经络 穴位 虚 实 寒 热 风 雅 颂 宋词 元小曲 元杂剧 七律 七绝 对联 骈文 楚辞 汉赋 文言 汉乐府 诗经 演义 宫 商 角 徵 羽 宣纸 端砚 大楷 小楷 渲 染 勾 皴 裱 生 旦 净 丑 花脸 箫 琵琶 二胡 京胡 相声 山东快书 京韵大鼓 湖北大鼓 二人转 秧歌 筷子 火锅 元宵节 汤圆 清明节 端午节 粽子 龙舟 门神 重阳节 胡同 黄包车 旗袍 象棋 围棋 麻将 胡牌 的牌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