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语学习  

翻译研究


谈谈翻译中的理解与表达

——兼评《布拉格宣言》的两种译文

   

在译界,理解和表达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而在世界语译界,却极少有人去触及翻译理论,这样的话题自然少之又少,难成气候。如果希望译品质量不断提高,除了多多实践外,用以指导翻译实践的翻译理论则断不可少,与翻译实践同时孪生的翻译批评当然也该在翻译理论体系中占一席重要的地位。在我国世界语译界中,翻译理论却被忽视了。最近读81届国际世界语大会的《布拉格宣言》,又先后读了两种译文,这才深感缺少翻译理论指导的译事活动犹如盲人骑瞎马一般胡蹦乱撞,其结果是可想而知。《布拉格宣言》的两种译文,一种发表在1996年第10期《世界》上,另一种发表在1996年三、四期合刊的《绿穗》上。两种译文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方面各有千秋,但在对原文理解的态度上则犯了同样的错误,即对原文理解不深不透,译文表达欠准失确。为叙述清楚起见,笔者拟分理解和表达两部分进行阐述,并从两种译文中摘取数例分析研评,以引出较佳的译文来。

翻译的过程由理解起,要求译者首先要吃透原文,原文中的一词一句不可随意放过。先是对每个词的理解,然后是对全句的理解,最后还要对整句所处的上下文进行理解。在理解已确定无误后方才进入下一步——表达。在理解过程中,如遇语法上的疑难,还得作一些必要的语法分析以扫清文字理解上的障碍。在没有彻底弄清原文原句的题旨之前就贸然提笔,肯定是错误百出。现从两译文中取出几例试分析如下:

例一:Intertempe la celoj de ĝiaj parolantoj ne pardis gravecon kaj aktualecon

《世界》译文:其间,说这种语言的人们,并没有失去初衷目的重要性和现实性。

《绿穗》译文:这期间这一目标重要性和实际性在世界语界并没有失去。

评:两译文在理解上都不深不透,原文是说la celoj ne perdis gravecon kaj aktualecon,这是全句的骨架,意思非常明确,意即“目标并未失去其重要性和现实性”。《世界》译文说“······人们并没有失去······重要性和现实性”,与原文有不小的差距,而且译文中存在着不搭配的语病。《绿穗》译文是“······这一目标重要性和实际性······并没有失去”,基本与原文吻合,但纵观全句则发现“在世界语界”这几个字都使得译文大失原意。其实,原文是说:这一百多年来,世界语者所遵从的目标(是在原文中上文所述的kunligi homojn trans lingva kaj kulturaj baroj)直到现在还具(即“并未失去”)重要性和现实性。如果理解到这一步,无论怎样的措词,原文的意思在译文中就不会发生大的错落。细分析起来,两译文的译者都在处理de ĝiaj parolantoj上出了问题。《世界》译文的译者为突出ĝiaj parolantoj,将其在译文中作主语而忽视了真正的主语celoj;而《绿穗》译文的译者将它理解为en esperantujo,自然也不符合情理。在原文中下层ĝiaj parolantoj=esperantistoj。

例二:Diversaj studoj raportis propedeŭtikajn efikojn al la lernado de aliaj lingvoj. Oni ankaŭ rekomendas Esperanton kiel kernan eron en kursoj por la lingva konsciigo de lernantoj.

《世界》译文:各种研究对于学习其他语言来说,只能起到预备教育的效果。而世界语可以作为学生树立语言意识的核心和内容。

《绿穗》译文:许多外语教学研究都报导了学习另一种语言的教学效果。人们还推荐世界语作为学生学习语言课程的核心环节。

《世界》译文不如《绿穗》译文理解得好,其第一句“各种研究对于学习其他语言来说,只能起到预备教育的效果”就着实令人费解。但《世界》译文的第二句“而世界语可以作为学生树立语言意识的核心和内容”则比较贴近原文,只可惜没有译完全。《绿穗》译文的第一句比较准确地理解了原文raporti的含义并译为“报道”,又在原文diversaj studoj前面适当添加了“外语教学”,合情合理。但对该句中propedeutika这个较为重要的字眼未作任何考虑。原文第二句中的konsciigo也是一个重要的字,但在译文中无体现,译者仅仅是把它化入了“语言课程”中。

原文中需要认真理解的字眼有raporti,propedeutika,konsciigo。在原文词典,如PIV中查一查,就可以得到raporti=deklari,mencii,propedeutiko=prepara,inica instruado,而konsciigo从字面即可得知其含义为igi iun konscia。对这些关键字作一些分析,原文中的理解问题就可迎刃而解。这样,原文就可以大致理解为:种种(外语教学)研究表明,学习外语还需要进行一些预备性的教育,因此,世界语也被推荐为语言课程中的一种共核内容用以树立学生的语言意识。请注意,原句中的efekoj理解为动词“进行”。原句中的kerna ero译作“核心内容”不对,原意是:在学习某种外语前,先学习一两年世界语再学这种外语,学各种外语均如此作法,所以世界语仅是一种共核内容,而不是核心内容。如果有上述理解,译文就不会与原文相距甚远。实际上,本例的理解已涉及到原文中较深层的东西,故理解不宜表面化,不然,以表面化地理解来译必然是意犹未尽,而且在意思上也与原文产生一段距离。在深层含义的理解上,下例则显得更甚:

例三:La malegala disdivido de potenco inter lingvoj estas recepto por konstanta lingva malsekureco,aŭ rekta lingva subpremado,ĉe granda parto de la monda loĝantaro。

《世界》译文:语言功能的不平等的分工,是大多数世界民族经常性的语言障碍或直接的语言压迫的名证。

《绿穗》译文:语言权利分配的不平等是语言长期不安或语言直接受压的根本原因。

读过这两种译文,不知读者的感觉如何?“语言功能的不平等的分工”、“语言权利分配的不平等”是什么意思?令人难以捉摸。“语言功能”似乎是指某些语言专用作口语,有些语言则只用于文字。“语言权利”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知是对人而言,还是对语言本身而言。其实是两种译文对原文中potenco的深层含义理解不够。Potenco既非“功能”,也非“权利”,就字面来讲,它的意思是“权力”,其深层含义应该是:一些语言被赋于更大的权力,可在众多场合或地域广为使用,而另一些语言(如小语种)则受到种种限制,权力极少或根本无权力。这权力的大小也就是原文中的malegala disdivido de potenco了。recepto在原句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没有它,原句前后两部分无法连接。Recepto字面意义“药方”、“处方”,无法照搬直译。从逻辑意义来分析,recepto的前后两部分应当是因果关系,前因后果,是由于有前面的原因(malegala disdivido de potenco)才产生后面的结果(malsekureco和subpremado)。《绿穗》译文对recepto的处理较为恰当,而《世界》译文作“明证”解,这正好颠倒了这一关系,成了后因前果。原句最后部份的lingva malsekureco和lingva subpremado也应当作深层次的理解。Lingva malsekureco从字面译为“语言障碍”和“语言不安”均不准确。从深层次理解,malsekureco应为:一方面由于某些语言无权,使用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又因某些大语言的侵入,而使用者产生一种“不安全感”,(malsekureco),故为“语言危机感”。Lingva subpremado用“语言压迫”(主动语气)来译,不如干脆为“语言受到压制”(被动语气)。原句最后一部分其ĉe granda parto de la monda loĝantaro十分重要,因为la monda loĝantaro才是malsekureco和subpremado的主体。《绿穗》译文译漏了这部分,实不应该。总起来说,全句可以有两种理解方法,一种“由于·······,所以·······”,另一种为“·······是·······的原因”。如果使用前一种理解,译者叙述起来较易,如:由于(民族)语言被赋予不平等的权力,所以世界上大多数的居民常常感到有一种语言的危机,或者感到其所讲的语言受到直接的压制。

例四:Ĉiu lingvo liberigas kaj malliberigas siajn anojn ,donante al ili la povon komuniki inter si ,barante la komunikadon kun aliaj.

《世界》译文:每一种语言都在解放和禁锢自己的成员,给他们自己相互交往的能力,却阻碍了他们同其他语种的人的交流。

《绿穗》译文:每种语言是解放还是禁锢其成员,要看是赋予其成员以交流权力,还是阻碍他们和别人进行交流。

从字面上看,两译文好象是语气上的差别,实际上两译文在含义上有天壤之别。前者是讲语言的作用,后者则是在判别一种语言的优劣。应当指出,《绿穗》译文违背了一种最基本的常识而将原文的意思完全理解错。《世界》译文尽管译出了原文的精神,但在理解上并不深透,所以译文表现得吞吞吐吐。原句所包含的一个基本常识是:每一种民族语言都为其成员提供了互相交流的便利条件,而民族与民族之间不能交流又正是民族语所造成的。这一常识若运用到理解原文中,自然会对译文有不小帮助,但我们的译者却忽视了这一常识,在原文所使用的连词kaj和两个-ante结构值得重视,从语法的角度来分析,应当理解为“同时发生”,若可以作如下处理:每一种语言都给予其成员以自由,同时又束傅住自己的成员,一方面它赋予成员以互相交流的能力,而另一方面,它又阻碍成员与外界的交流。

下面,我们再来谈谈表达的问题。在对原文进行深透的理解后,接着便是用我们非常熟悉的母语——汉语来进行表达。译文的汉语应当是道地的、晓畅明白的汉语,而不是欧化句子的堆砌。在一般情况下,应该让读者读起来有如读用汉语写就的文章那样的感觉。如果读者反复诵读一个句子而不解其意,那就说明这个句子没有译好,没有达到翻译文字的要求。我们所谈的仅仅是对译文的一般要求。仅仅是要求译文读起来顺口,至于要译文具有一定的文采,要能表达原文的风格,这种要求就较高。当然,作为好的译者则应当努力去达到。下面,我们再看看两译文中的一些例子。

例五:Ekzemple,la lernejano,kiu studas la anglan,lernas pri la kulturo,geografio kaj politiko de la anglalingvaj landoj,precipe Usono kaj Britio. La lernejano kiu studas Esperanton,lernas pri mondo sen limoj,en kiu ĉiu lando prezentiĝas kiel hejmo.

《世界》译文:例如学英语的学生要学习英语国家,特别是美国和英语的文化、地理和政治,然而学习世界语的学生要学习的都是没有国界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每一个国家就好象一个家庭。

《绿穗》译文:比如学习英语的学生要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地理和政治,特别是美国和英国,而学习世界语的学生,要学习没有国界的世界,就象介绍每一个家庭一样介绍每一个国家。

两种译文前部分读起来都很通顺,汉语也地道,读到后半部就卡住了。“学习没有国界的世界”是什么意思?“就象介绍每个家庭一样介绍每个国家”是由谁来介绍?仅就汉语而论,“学习·······世界”不搭配;“介绍·······”一句除无法揣摩出合适的主体外,句子含义也有问题。其实原文非常清楚,也容易理解,问题出在表达上。原文中的studi和lerni(pri)是否都毫无区别地译作“学习”?“prezentiĝi”在此文中是否还有“介绍”的意思?在一般情况下,studi和lerni不仅都译为“学习”,而且可以通用。但在lerni后加上前置词pri,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其含义由直接的“学习”变为间接的“了解”。如将“学习·······世界”变为“了解·······世界”,句子就通顺了。Prezenti的确也有“介绍”的含义,但prezentiĝi就转义为“呈现、表现”等意,《世界》译文“每一个国家就象一个家庭一样”就表达得十分准确。再如下例,

例六:Multokaze tio kondukas al la scio de kaj amo al pluraj lingvoj,kaj ĝenerale al pli vasta persona horizonto。

《世界》译文:这多半会导致通晓并热爱多种语言,一般来说会大大拓宽个人视野。

《绿穗》译文:多数情况下,这导致通晓并热爱多种语言,而且一般来说,还会影响更广泛的人群。

从两种译文中我们可以发现“导致通晓并热爱·······”这种表达不符合汉语的叙述习惯。在“导致”后常常接“令人不愉快的后果”之类的词,如危险、失败、事故等,而世界语中的konduki含有汉语中的“导致”的意思,但更广泛的含义则是“导向、引入”,如若konduki al sukcesi(在汉语中亦不能表达为“导致成功”),是“由于某种原因而产生某种结果”,所以汉语表达应视原文的含义来决定。这里似可以表达为“在多数情况下,这会使得成员们热爱并通晓多种语言,从而也普遍拓宽个人的视野”。《绿穗》译文的后半部分存在理解上的问题。

例七:····la ekskluziva uzado de naciaj lingvoj neeviteble starigas barojn al la liberecoj de sinesprimado,komunikado kaj asociiĝo。

《世界》译文:排斥民族语言的使用,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言论、传播和结社自由的障碍。

《绿穗》译文:民族语言的独家专用,对于自我表达、交流和结社的自由都不可避免地要设立障碍。

在两译文中的“排斥民族语言的使用”和“民族语言的独家专用”在表达上都存在问题。“排斥民族语言的使用”即“不使用民族语”,这与原文的意思有很大的距离,原文的含义是“要使用某些民族语”。“民族语言的独家专用”的意思不清楚,也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是的,ekskluziva确有“排他、独占”之类的意思,但汉语表达如果仅用“排他、独占”就无法把原文的意思说清楚。

Ekskluziva在此处的意思是“仅仅使用某些,而不使用其他”,所以此句表达为“如果仅仅使用某些民族语,而不使用其他的民族语,这势必会妨碍自由的自我表达、自由交流和自由结社。”

综上所述,理解和表达是翻译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其中,理解是首位的,没有准确的理解就不可能有准确的表达,而两者又是相辅相成不可割裂的。要有好的译文,要提高译文的质量,首先得在理解上下功夫,不彻底弄懂原文,即便你有再强的汉语表达能力,也无法将原文如实呈现在读者面前。一个好的译者所追求的应当是理解和表达的完美统一。

 

                                                 返回目录